吃睡在科室 博士院長率400名醫護“哨兵”鎮守“武漢南大門”

2020年02月02日17:10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爸爸,你還好嗎?保重!”2月1日晚上,已是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譚偉搬進醫院吃住的第10天。為了全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他既是青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也是武漢科技大學校醫院院長。這位博士院長帶領中心400余名醫護人員奮戰在防疫一線,整個春節期間都未能回家。兒子發來的短短數字,讓譚偉的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把手“南大門”,檢測乘客體溫3萬余人次

1月21下午6點,青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到洪山區衛健委通知,中心將承擔青鄭高速武昌收費站乘客體溫檢測工作。譚偉預感此次疫情非同小可,加之出行高峰即將來臨,他果斷成立了高速出行體溫檢測隊,由50名醫護人員24小時輪流蹲守。

次日,武漢市啟動全城進出城道口重大疫情排查防控工作,譚偉帶頭第一批值守。當天,共檢測乘客體溫3萬余人次,篩查發熱患者,給車主講解防控醫學要求,無一遺漏。

25日,疫情開始蔓延,中心就診量激增,高峰時患者近400人。剛從高速上輪值下來的譚偉,又一頭扎進發熱門診,接待病患、分診導醫。譚偉介紹,中心之前就開設了發熱門診,安排一醫一護,因疫情加重,這次升級為24小時發熱門診,充實為兩醫兩護一檢測一放射,“為降低不明情況下感染的風險,對於發熱病人,醫護人員提供一對一全流程服務,跑腿挂號、繳費、取結果,發熱病人不再四處流動。”

接轉重症患者百余名,吃睡都在科室

26日,武科大天佑醫院、市六七二醫院、省人民醫院東院被設為發熱定點后,該中心共轉接三家醫院的102名危重症患者和36名透析患者。當晚,他安排救護車轉運病人至凌晨一點,為盡快妥善安置患者,他和綜合內科同事連續奮戰了3個通宵。為防止交叉感染,醫院樓層被嚴格分區,三樓為重症患者專區,由30名醫護人員全天守候。

“透析患者不像普通市民那樣居家隔離,他們必須出門,本就害怕,不能再讓他們著急、擔憂!”為減少透析患者乘車輾轉之苦,譚偉決定,疫情期間,醫院專車照常接送。

“我每周透析3次,醫院專車接送,不用擔心!”29日,患者曹清河剛做完透析,面色紅潤。他表示,自己家住江夏,今年71歲,透析6年來,去過三四家醫院的透析中心,每次早上4時多起床趕第一班公交車,做完4個小時透析再坐車回家,耗費大半天總是疲憊不堪。但到青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后,才發現這裡的長期透析患者有醫院專車接送。

血透室護士長胡艷介紹,該中心血液透析室原本有8台透析機、34名長期透析患者。1月26日,武科大天佑醫院、市六七二醫院、省人民醫院東院被設為發熱定點以后,中心共轉接三家醫院的36名透析患者。為此,中心新添置8台透析機,加上原有的8台,16台透析機滿負荷運轉。血液透析室現有2名醫生、6名護士,連續4天吃住睡都在科室。

首個集中隔離點投用,24小時在線監測

譚偉告訴筆者,在承擔青鄭高速武昌收費站乘客體溫檢測工作、開設發熱門診、接轉危重症病人的同時,中心還承擔著集中隔離點醫學觀察任務。

1月30日上午,筆者在洪山一家酒店看到,20名身著白大褂、戴著口罩的醫護人員正在酒店內穿梭忙碌,這裡目前集中收治了    近百名高度疑似人員。這也是洪山區首個集中隔離點。

譚偉介紹,隔離入住后,醫護人員每天會給每位隔離人員測兩次體溫,還會通過微信、電話等確定他們在房間內的生活情況,並盡量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醫護人員手機要求24小時開機,確保隔離人員一個電話就能聯系到我們”。據譚偉透露,這些高度疑似人員需要在觀察點隔離14天,若到時檢查身體狀況沒有問題可以解除隔離。

這個佔地面積近40畝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平時為青菱轄區13萬余居民和學校師生,提供“三甲”醫療保障服務。疫情來襲,462名醫護人員和干部職工奮戰一線,承擔起“守好武漢南大門健康”的重任。譚偉表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發現疫情的“哨點”,基層醫護人員就是哨兵,該中心將積極發揮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的“網底作用”,構筑起這座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洪軒)

(責編:周恬、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