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2020年的開局帶來了嚴峻考驗。為應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師生員工團結一致,眾志成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安排,在疫情抗擊戰役中多措並舉,積極行動,堅決守護師生健康,保障教學秩序,保衛校園安全,為早日取得勝利貢獻力量。
及時響應 全局應對新冠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抗擊疫情,理性當先,行動為上。1月21日,學校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傳達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廳、省教育工委相關工作要求,研究部署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明確將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置於首要位置,成立疫情防控處理事務小組,由執行校長郭彪、黨委書記丁德智牽頭指揮。自此,學校疫情防治各項工作全面鋪開,各單位以十足緊迫感,滿腔責任感,全力投入到戰“疫”行動中。
學校黨委下發《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作用的通知》,號召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帶頭做好個人防護,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帶頭弘揚社會正氣,引導師生員工正確面對疫情、消除恐慌心理﹔帶頭爭做疫情防控阻擊部署落實的排頭兵。廣大黨員干部就地響應,積極參與社區、村黨組織疫情防控工作,入戶排查居民健康狀況,協助防疫宣傳等。
全員一心 守望互助凝聚大愛
時值假期,師生均已離校。疫情發生后,該校人力資源部、學生事務部立即響應,多渠道、網格化獲取師生近況,並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堅持“日報告零報告”,不放過一個細節,不遺漏一個異常。學校半數以上的學生來自湖北本省,且返鄉時多途徑車站、機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疫情防控壓力大。學生事務部組織各學院輔導員對學生進行逐一聯系,詢問其離校后途徑地點、身體狀況等,並要求每位學生每日在線填報健康信息,便於及時跟進處理﹔與此同時,通過校園媒體、班級群等多種方式指導學生居家防疫,最大限度降低傳播感染風險。
學校建立了疫情期間的聯防聯控機制,師生員工的健康狀況信息每日通過工作群進行通報共享,對出現發熱等症狀的人員進行特別關注。不僅如此,考慮到新冠肺炎的較強傳染性,健康信息的收集范圍從師生員工全面擴大到其家庭,並根據各地不同的防控形勢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有效保護了師生員工及親屬的健康。
綜合保障部成立了24小時響應的“應急處突小分隊”,助力師生解燃眉之急。1月26日起,武漢市對非防控疫情需要的機動車實行禁行管制,一教師家屬因病急需用車,綜合保障部派專人多次承擔接送任務﹔一名學生因疫情影響滯留武漢,缺少防護用品,綜合保障部第一時間為其送去口罩、酒精等,並及時安撫學生情緒。學校一線留守人員忙碌奔波,考慮到他們所面臨的健康風險,黨委書記丁德智聯系湖北中醫藥大學“國醫堂”,為每位學校值班人員送來預防新冠肺炎的中藥,指導其按時服用,並親切關懷慰問,讓堅守一線的他們感受到來自華夏大家庭的溫暖。
“有我在,華夏一切安好”
2月,初春的氣息正日漸蓋過寒冷。學校西門數名安保人員正帶著口罩堅守崗位,對每位來訪者測量體溫,詢問事由。綜合保障部副部長葉志強介紹道,學校目前實行封閉管理,僅保留西門有限通行,其余校門全數關閉,人員和車輛未經批准禁止進出,“進口必攔,身份必查,體溫必測,信息必登”。隨著疫情不斷變化,學校疫情防控處理事務小組接連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安全管來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封閉管理的通知》,不斷升級校園管控等級。
綜合保障部以防控疫情為重點,以保障假期校園安全穩定為目標,明確了“以校園監控中心為信息指揮平台,協調調配校園110、校園門衛、校園巡察、校園交通等力量,嚴格履行防控職責”的工作思路。自1月22日以來,在漢安保人員全數就位,24小時嚴格輪崗。面對復雜形勢和繁重任務,值守人員全員參與,一人多崗。校園消殺人手不夠,全員學習輪流頂上﹔檢測、防護器材缺乏,迅速聯系採購,以新思路、新方法解決新難題,筑牢堅實防線。一名安保人員表示,非常時期,我們更要盡全力守護好校園,等春暖花開時,迎接師生們歸來。
停課不停學 線上線下同質同效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不斷變化,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廳相繼發布《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湖北省教育廳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教學工作的通知》《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要求各高校延遲開學,並應充分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保証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學校教務部迅速發布《武漢華夏理工學院2020年春季學期疫情防控期間本科教學工作實施方案》《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課程管理辦法》等公告文件,統籌安排線上教學等工作。各學院也組織教師進行操作培訓、課程錄制,並指導學生提前熟悉在線平台,確保教學有序開展。
2月17日是學校原定春季學期開課第一天,本該喧鬧熙攘的校園靜謐安然,萬余名學子分散端坐在全國各地,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聚精會神地聽講,並與老師和同學展開課堂互動。截至目前,學校利用中國大學慕課MOOC、超星等網上學習平台共開設網絡課程178門,在線教學班級539個,參與新建課程教師數271人。校領導與教學督導深入在線課堂,就學生網絡到課情況、師生互動情況、教師發布通告情況、作業布置完成情況等進行聽課檢查。經教學督導反饋,線上授課效果良好,學生互動積極。
“眼下,距離學生返校尚有一段時間,在線教學的質量必須予以充分保障,學校將根據先期課堂情況反饋進行跟進調整,確保線上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比得上面對面的教學。”校長助理、教務部部長李猜表示,近年來,通過廣大教師的不懈努力,線上教學已經取得卓有成效的嘗試,這是學校能夠在短期內做到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的重要保障。
馳援前線勇擔使命 華夏精神持續傳遞
疾病無情,人心有愛。疫情來勢洶洶,各大醫療機構物資告急,武漢華夏理工學院校友會火速發起愛心捐贈倡議,武漢、廣東等地校友愛心接力,積極整合資源,將緊缺物資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商學院2008屆校友方耀東向監利縣捐贈50000個口罩﹔外國語學院2014屆校友張穎獻愛心的同時,利用個人資源聯系醫療物資貨源、提供物流支持﹔全國高校黨建標杆院系——原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將“華耀追夢車隊”上個賽季所獲獎金全數捐贈……短短四天,廣東、武漢等地校友會就籌集到捐款、物資總額近十萬元,有力地支援了一線抗疫。
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還有千千萬萬基層防疫人員正努力駐守大后方,他們這支重要的力量不可小視。2014級商學院畢業生胡袁媛在鬆滋市南海鎮人民政府工作,她主動取消自己的春節假期,毅然扛起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的重擔﹔全國高校黨建樣板支部——土木建筑工程學院教工第三支部依托華夏建規工作室,指導學生積極運用專業所長,為曾經志願服務過的村庄繪制專屬的防疫海報,積極引導村民科學防疫﹔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學子以“畫”為“話”,以“藝”抗“疫”,創作系列繪畫、書法、詩歌等多種形式的文學藝術作品,為抗疫前線的工作人員加油,為武漢加油。學校眾多畢業學子、下沉基層的華夏黨員干部也奮戰在社區、街道、田間地頭,期待勝利快些到來。
細心用心安心貼心 高品質服務彰顯華夏情懷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步伐節奏,但絲毫沒有打亂華夏師生的陣腳,各條戰線的教職員工充分激發智慧,力保學校各項工作不斷檔、不打折。學校積極貫徹教育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相關要求,學生事務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展了疫情防控網絡心理援助服務,為廣大師生校友及有需要的社會群眾提供幫助。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2020屆畢業生求職、畢業答辯等事宜的影響,就業服務中心發布了《致2020屆畢業生的一封信》,解答畢業生疑惑,指導他們不受疫情干擾,走穩大學生涯的最后一步﹔同時學校廣泛收集信息、籌措資源,擬於2月底舉辦首場春季網絡招聘會。媒體宣傳部不斷整理、統籌與師生切身相關的信息,做好溝通發布工作,讓師生員工足不出戶就能了解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各項工作安排,並積極探索創新多種創作手段和傳播形態,如文案海報、短視頻等,不斷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QQ空間等新媒體平台密集推送,引導師生堅定信心、守護健康,營造“身在各處,心系華夏”的歸屬感、認同感。
當前疫情形勢已經到了最吃緊的關鍵階段,學校將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疫情防控的各項決策部署,全校上下一盤棋,以更堅定的信心、更頑強的意志和更果斷的措施,緊緊依靠廣大師生員工,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李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