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力量

用奮斗綻放無悔青春 武漢大學生戰疫一線不缺席

周雯 王郭驥

2020年02月26日09:11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值寒假的武漢大學生,他們沒有缺席戰斗,紛紛加入“逆行者”的隊伍中,盡己所能,有的爭當社區志願者,有的去方艙醫院當清潔員,有的為醫護人員子女免費輔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敢想敢做 騎著車去方艙當清潔工

“自己家裡出了事,隔壁都來幫忙,我們更是義不容辭。”19歲的俞天陽是長江職業學院醫藥護理學院大一學生,從小在武漢長大的他說,全國的人都來幫助武漢渡過難關,我們武漢人更不能“慫”。從決定去做志願者,到抵達方艙醫院報道,他隻用了半天時間。

看到疫情越來越嚴重,15日凌晨,俞天陽萌生了去做志願者的想法,於是在網上尋找相關招募信息,一早起來就開始一個個打電話詢問。

武漢大雪那天,俞天陽騎著自行車去方艙醫院報道

2月15日,武漢大雪,他簡單清了些隨身物品,背著書包,騎了3小時自行車,趕到了大澗口方艙醫院報到。

俞天陽將“武漢伢,不服周”寫在防護服上

俞天陽和志願者一起

“武漢伢,不服周。”22日零點,俞天陽准時進艙,他將這句話寫在了防護服上,這是他連上的第五個夜班。此時方艙醫院,900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大多已入睡。俞天陽和同伴們開始打掃衛生,清理患者的生活垃圾,清理下班工作人員脫掉的防護服,一直忙到早上8點才出艙。

“說不害怕那是假的,特別是第一批病人入院那個晚上。”俞天陽說,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每天和病人零距離接觸,他慢慢就不害怕了。

武漢的小區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后,俞天陽最擔心的就是家中是老人。“隻有爺爺奶奶留在家中沒人照顧,感覺自己很任性,挺自私的。”談到家裡,俞天陽很自責。他說,跟社區電話溝通說明情況后,“社區的工作人員一直寬慰我讓我放心,還多次給老人買藥送菜。”

“疫情不散,我們不退。”俞天陽說,“我在這裡照顧方艙醫院的病人,社區的人幫我照顧家中的爺爺奶奶,大家都在各自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情,武漢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對於00后,面對疫情,我沒有缺席,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家的偉大,民族的團結。”俞天陽說,這次經歷堅定了今后繼續做好志願服務的決心。“武漢人要‘講胃口‘,別人來幫過我們,來武漢拼死拼活,當別人有困難時,隻要我有能力一定要盡全力。”

聚是一團火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聽說很多醫務人員夫妻雙雙上戰場,孩子沒人管。2月11日晚11點,武漢大學志願者協會發出了“為武漢大學義務工作者子女進行網上教學招募志願者”的倡議書,免費為這些孩子提供網上“一對一”輔導。

“僅僅48小時,3個500人的QQ群就已經報滿,共收到符合線上教學時間要求的有效報名表990份,涵蓋40個院系的本碩博學生。”負責統計信息的該校學生杜昱薇說:“目前仍有很多校友以及外校同學都積極報名,我們隻能婉拒。”

該校學生王琇琨和蘇嘉燁負責信息匹配和對接。“醫務人員太辛苦。我們想了最便捷的方法去統計他們的需求信息,但他們往往都是在凌晨2點左右給我們回復信息,原來他們都是這個時間才換班。”近1000名志願者的27141條個人信息,100多個家庭的需求信息,為了完成匹配,他們熬了通宵。“隻要能在這場無聲的硝煙中,為白衣天使們擎起一點光亮,這些不算什麼。”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本科生王佳怡正在給武漢人民醫院醫護人員子女韓詩雨進行英語語法輔導

志願者們為了更好做好輔導,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他們根據輔導對象制定“一人一計劃”,每天22點前,小組負責人在群裡匯報當日的教學情況以及第二天的教學計劃,並根據學生和家長的反饋及時調整。

王威是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的本科生,這個寒假,他本來計劃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進行交流,因新冠肺炎疫情被迫取消了行程。曾有過線上家教和支教經歷的他,報名成為了一位高中生的小老師。“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一線醫護人員們為了人民健康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在王威看來,義務線上教學就是他發光發熱的地方。

散似滿天星 家鄉戰疫他們不缺席

孔繁霄在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登記進出人員信息

2月初的沈陽,氣溫通常在零下,在戶外值班的孔繁霄,手腳常常會凍得跟貓咬一樣,可他從未退縮過。孔繁霄是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的學生,在得知社區服務工作面臨人手短缺的現狀后,主動提出幫助社區工作人員。他的主要工作是登記小區的進出人員和車輛信息,勸離春節期間拜訪親友的人。

由於需要參加線上課程學習,2月15日是孔繁霄最后一次值班,那天,剛好趕上了席卷北方的暴雪,孔繁霄頂著風雪堅持站完了最后一班崗。“每天被抗擊疫情的消息模糊了雙眼,很想用實際行動致敬堅守在一線的每一位天使。再努努力,我們熟悉的生活就要回來了,寒冬過后必定春暖花開。” 孔繁霄說。

在湖北省宜昌市,剛剛結束14天居家隔離觀察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植保1704班楊柳,立馬向村支書報名參與村裡的防疫工作。一開始,村民不太配合,楊柳就挨家挨戶走訪、監測體溫,並為村民們宣講疫情防控知識。在走訪的同時,楊柳還詳細了解了大家對春播和生活物資的需求情況,並及時報告給村委會,以便統一採購和配送。“幾天工作下來,大家越來越配合我的工作,疫情面前,能夠幫助家鄉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辛苦點也值得!”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水族1602班的鐘雅琴是負責湖北省慈善總會海外捐助方流程對接工作的一名志願者,她的主要任務是幫助海外捐贈人士填寫資料並對其進行審核,同時跟蹤捐贈物資的物流動態。“越是這種艱難的時刻,就越能感受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帶給人的溫暖。”她說,“海外物資捐贈的流程非常繁瑣,採購到醫療物資也非常不容易,但這些海外愛心人士都不怕辛苦,也不怕麻煩,他們的愛國熱情讓我深受感染。”

在寒假期間,武漢各大高校的學子紛紛在家鄉加入到志願者行列,通過線上線下兩種途徑參與了物資運送、人員排查、巡邏防控、應急值守、醫學科普、網絡宣傳、線上答疑等工作,努力協助家鄉社區開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是有史以來,最長的寒假。”對於武漢百萬大學生而言,抗擊疫情本身,就是一本內容復雜、分量沉重的活教材。

熱點專題:

湖北戰疫時刻

      

實況武漢

(責編:張雋、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