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支“硬核”隊伍,“番號”就叫“退役軍人”。疫情就是“集結號”。截至2月27日,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挺身投入戰“疫”一線的退役軍人已達2000余人。這些“老兵”不怕苦、挑重擔、猛沖鋒,軍人本色成為聚力戰“疫”的磅礡正能量。
救護車司機張憲:值班室睡了30余天
2月26日10時許,長陽人民醫院120急救中心的電話鈴再一次急促響起。送完病人剛回值班室的司機張憲,幾個箭步就跨出大門發動了救護車。
穿著防護服,動作難免笨拙,張憲全神貫注地盯著前方,護目鏡容易起霧影響視線,於是大家想出了在鏡面上涂抹碘伏或洗潔精的“土辦法”來防霧。20分鐘后,張憲接到一名發燒39度的小朋友。他迅速把外科口罩給孩子戴上,又給其父母遞去2個口罩,然后一路疾馳返回發熱門診。
停車熄火后,張憲又對自己和救護車先用紫外線消毒,然后用消毒水噴洒,再封閉后用抹布擦干淨。這一套“菜單”是每趟出車的“標配”。
30歲的張憲是退役軍人。大年三十那天,告別4歲多的女兒和即將臨盆的妻子,他住進了醫院值班室。“出診遠的要七八個小時,忙起來的時候每天要出車30多趟。”張憲說,120急救中心的6個司機24小時集體待命。
中午1點半,已經跑了3趟的張憲回到值班室,一桶方便面就是午餐。“現在最想的就是疫情早點結束,好回家抱抱孩子。”妻子分娩后,他在醫院隻陪了一天。
老板田杰枝:戰疫車輛“免單”修
2月26日,漁峽口鎮“鴻運汽修”門口,一輛小型貨車斜停在公路上,構成簡易“關卡”。值守的是34歲的退役軍人田杰枝。
田杰枝曾是海軍陸戰隊的偵察兵,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索馬裡護航都有他的英勇身影。退役返鄉后,田杰枝在漁峽口集鎮附近開了這家“鴻運”汽修廠。疫情襲來后,田杰枝主動攬活,和其他幾名黨員一起,對漁坪村的主干道噴洒消毒。
“為抗擊疫情,我承諾向漁峽口鎮內的戰疫車輛提供24小時免費換胎、搭電和檢查維修服務……”2月4日,田杰枝通過微信圈發布“愛心廣告”。短短三天,就義務維修戰疫車輛10多輛次,一些運輸物資的司機紛紛加了他的微信。
有一次,漁峽口鎮中心衛生院到枝柘坪去接患者,不料半路拋錨。田杰枝聞訊火速開車前往救援。“疫情當前,沒有敢不敢。既然當過兵,那就要沖在前。”田杰枝說。
90后退役兵哥“一夫當關”
“您好,請把通行証給我看一下。”2月26日,資丘鎮資丘村楊桃公路上,“哨兵”田博文攔下車輛,核對身份証號碼、通行時間、體溫和出行事由,並詳細登記在冊。
23歲的田博文曾在青海當兵兩年。本打算正月初六舉辦婚禮,沒想到碰到疫情暴發。“田書記,我想暫時取消婚禮,也給大家帶個頭!”看到縣裡發出的“紅事停辦,白事簡辦”倡議,田博文主動給村黨支部書記田西林打電話,同時請戰加入戰“疫”一線。
兩根路樁,中間拉起一根警戒線,田博文在“陣地”一守便是一整天,中午餓了常以方便面充飢。晚上,他將皮卡車橫在路中間當“防線”。“這幾天鄉親們都忙著種玉米,基本上就是我在這裡值守。”田博文說。
資丘村和3個村相鄰,從長陽縣城往返其他2個鄉鎮的車輛都要從這裡經過。該村組建了58人的疫情防控志願者隊伍,其中退役軍人6人。21歲的退役軍人田劉澳除在“卡口”值守外,還協助村裡的物資配送。“別看他們年紀小,當過兵的孩子辦事踏實!”田西林說。(杜強、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