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各地居民自發“攬活兒”戰疫:“這不光是黨員的事兒!”

2020年03月01日17:03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請問一下,我愛人是黃石日報內退職工,如果想到社區參加防控,能加進這個群嗎?”2月18日19時21分,在下陸區青龍山社區黃棉小區路口臨時黨支部報到的在職黨員涂桂紅在微信群裡發問。

負責該路口的是來自市委巡察辦的黨員胡海濤。他介紹說,在職黨員“雙報到”以來,大大緩解社區工作壓力。前陣子是黨員來報到,現在越來越多居民也來“攬活兒”。

疫情暴發以來,該市市委組織部先后印發《關於開展在職黨員干部進社區“雙報到”助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關於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宣傳引導群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全市黨員干部職工紛紛到社區報到,全面實行黨員包戶,產生了較好的示范帶動效應,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不少居民群眾表示,防控疫情不光是黨員的事兒,更是居民群眾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要帶頭做。“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跟”的情景在黃石大地上不斷上演。

宣傳動員的“思想活兒”

位於庫區的陽新縣王英鎮,農村留守中老年人較多,在家坐不下、待不住,這給基層干部帶來了很大工作量。杉木村63歲的民間“說書”藝人阮冬香重操舊業,通過微信直播表演長篇曲目,每天直播兩個小時,深受農村中老年人喜歡。同時,她把疫情防控知識和干群戰“疫魔”的事跡改編成故事,“說”給大家聽,不少群眾每天坐等“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在延安嶺社區,越來越多的居民志願者加入疫情防控宣傳勸導工作中來,16個流動小喇叭滾動播報疫情防控知識。其中陳金濤、黃春峰等5位有過相同經歷的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主動請戰,積極投身到防疫工作中來,他們被大伙親切地稱為“延安嶺五戰士”。

在大冶墈頭小游園,志願者李少先在網上篩選出簡單易懂的宣傳語,用“大冶式”普通話錄進小喇叭,每天拿著小喇叭邊走邊宣傳防控知識,在大街小巷反復播放,方式雖“土”,但效率較高。

在白沙鎮坪湖林村,經營婚慶公司的60歲農民劉合旺,自發錄制戰疫音頻,在取得村委會和鎮防疫指揮部同意后,他駕車在鎮村主干道上巡回宣傳。同時,他把所見的防疫感人情景和畫面及時記錄下來。劉合旺表示,下步他要制作一部當地戰疫專題宣傳片。

代購跑腿的“體力活兒”

在大冶城區,銅草花園的徐大姐文明勸導隊、東鑫社區的娘子軍等一批“紅馬甲”在積極奔走,拎著大包小包的居民急需物資,為居民提供幫買幫送服務,成為當地防疫戰線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在保安鎮,為了讓村民安心在家不出門,該鎮在每個村設立代購服務點,明確1-2名代購員,組建了一支35人組成的“代購服務隊”。每天上午,村民可以在服務點直接登記預約,也可以直接聯系代購員進行預約,當天下午群眾所需的生活用品就能送到家門口。

在下陸區團結社區,先天右腳殘疾的朱小華主動要求參加到網格服務中去。雖然她行動不便,但熱情不減,爬樓梯、穿門戶,一趟趟搞宣傳、做工作,還為居民代購生活用品並送上門,得到了網格居民的一致贊揚。

在鐵山街道九龍洞社區,冒雨為居民們派送菜的工作人員突出被遞來一個大紅包,還沒等工作人員反應過來,那人已經消失不見了。經多方打聽,找到了這位愛心人士。據了解,這個“神秘人”是轄區居民姚奶奶的姑娘拓紅霞。拓阿姨表示,社區工作人員經常代購代買生活用品和蔬菜,並配送到家,讓人非常感動,所以才出現了前面“投遞”捐款的一幕。

值班守卡的“困難活兒”

在市交投集團,一份倡議書發出不到1小時,一支26人組成的青年防疫突擊隊就集結完畢,並火速奔赴黃石港區天虹小區防疫一線,分別值守在社區商業中心、新源菜場對面小區等各個出入卡口,對小區人員出入進行管控。

在勝陽港鐘樓社區,柯有鳳夫妻倆就是“哨口”裡出了名的熱心腸,並且主動要求參加社區的夜間值班崗,把休息的時間讓給其他值守的同志。小區有些老人閑不住,要去“買買菜”“散散步”,老兩口第一時間出來阻止,並及時向社區網格員報告登記、請求“支援”。

在團城山青龍山社區,居住在玉龍灣等小區的數名大學生主動加入支部微信群,要求承擔電話詢問體溫並匯總數據等工作﹔居住在宏維小區的居民羅夢雪,有孕在身,主動報名參加小區路口值守工作。

在黃思灣葉家塘社區葉一村路哨卡,居民劉某試圖強行通過該哨卡。經工作人員耐心說服教育后,劉某慢慢冷靜下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主動提出志願守卡,從”沖卡人”變成了“守卡人”。

清潔消殺的“技術活兒”

在陽新慈濟醫院,56歲的舒克梅背上30多斤消毒藥水,從負一樓到17樓,每天消殺2次,一次下來超過3小時,一趟下來,衣服全都濕透了。

在團城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6歲女孩李方硯,看起來瘦瘦弱弱、說話溫柔細語,干起活來抵得上男人,背起20多斤的消毒噴洒器,忙活一兩個小時,不在話下。

在劉仁八鎮岩山村岩山廟灣,村庄理事會會長陳細華主動承擔起灣裡“消毒員”的角色。他每天將配好的消毒水裝進噴霧器,然后沿著灣子的主干道、廣場、垃圾桶等公共區域,一邊走一邊仔細進行消毒。

在河口鎮閘口小區,居民胡志明等18個住戶自發組成志願服務隊,包攬了小區的各種活兒。作為中國農業大學在讀研究生的他,除了維持小區環境衛生外,他還跟著專業消殺人員,詢問、學習消殺知識。他表示,等他完全掌握了,他也可以開展消殺。

捐款捐物的“暖心活兒”

在企業,美爾雅集團積極響應疫情防控號召,從生產高檔西裝轉產防護隔離服,復工當日就緊急趕制的1000件隔離服,並送到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勁牌公司470多名職工全副武裝,加班加點趕制中藥配方,完成生產、配送300萬副預防和治療用中藥配方顆粒,全部免費供應全省380個醫療點和一線防疫人員。

在陽新縣,老興國土豚湯餐飲負責人潘朝林帶領29名健康員工,連續20多天堅持每天向陽新7家醫院、電力部門等一線工作人員免費贈送愛心盒飯1200份左右。城區一位熱心市民連續幾天委托奶茶店加班,自己當快遞員,每天向城區各卡點、執勤點的民警和醫護人員送出400多杯。浮屠鎮湖彭村通過小額扶貧貸款創業脫貧的彭方鬆,將自家種植的2000斤價值8000余元的新鮮蔬菜捐獻給了縣中醫院。陽新實驗小學六年級一班11歲女孩佘星月捐獻自己寫春聯攢下的2020元愛心款。

在湖北師范大學,有一位特殊“居民”——來自埃塞俄比亞的一名留學生通過微信將300元捐款轉給該校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王元花。他說:“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我非常感謝中國為我所做的一切。希望能為防疫工作作些貢獻。”(方統江、游旗)

(責編:關喜艷、周恬)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