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車輛、消殺樓道、測量體溫、入戶排查、配送物資……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地鐵集團黨委第一時間吹響沖向抗擊疫情第一線的號角,迅速組織400余名在漢干部職工,深入洪山區梨園街、和平街的35個社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武漢地鐵集團黨委副書記馬君瑞介紹,2月8日, 集團黨委下達命令。2月9日早上八點不到,40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均按時到達指定社區,完成報到和對接,“有的隊員家裡孩子無人照料,有的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但是他們全都想盡辦法克服困難,沒有一個人退縮。”
“我把年輕小伙子們帶來了,有什麼困難跟我們提,有什麼工作請安排,有什麼不足請幫我們指出來,一切工作聽你指揮。” 初次見面,馬君瑞及其工作隊員,給梨園街省電社區書記廖慧留下深刻印象,“他們到達社區后,立即請戰,迅速投入到社區疫情防控的戰斗中,沒有和社區講任何條件和困難。”
地鐵集團機關二支部書記毛明吳,下沉到梨園街武鐵佳苑社區,他常對隊員們說:“作為一名黨員和國企干部,平時要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要頂得上去,在外面絕不能給地鐵集團丟臉。”2月19日,是全市“四類人員”排查收網的最后一天,梨園街“雙進雙防控”工作隊接到緊急任務,對一個插花地帶小區進行突擊排查,要求各社區工作組馬上抽調精銳力量來支援。人員很快全部到位,工作隊驚奇地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原來各組抽調的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地鐵集團的下沉干部。
在這個情況復雜的還建小區,隊員們在昏暗的樓道內,借助手機閃光燈核對名單和門牌號信息,逐一“銷號”,5個小時連續突擊8個樓棟1100多戶,最終清查出2戶“四類人員”,徹底摸清了該小區住戶的基本情況。帶隊排查的街道工作隊隊長李旭光感慨:“武漢地鐵的這支隊伍果然不同凡響,下沉干部既聽招呼,干工作又嚴謹細致,甘冒風險且毫無怨言,讓人刮目相看。”
武漢地鐵集團下沉黨員深入社區開展消殺(屈炎 攝)
陶懿是地鐵集團下沉到徐東嘉園小區的干部,剛到社區,他就主動承擔起小區“消毒員”的角色。每天扛著50多斤的消毒噴霧器,從門棟到單元再到公共區域,一趟下來,被汗水濕透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他和地鐵集團的隊友們從2月4日下沉到社區來,無論風霜雨雪,每天准時到社區報到,已連續戰斗近40天。對社區和工作組安排的各項工作,他們從不抱怨推諉,總是一聲:“好、放心,保証完成任務。”
武漢地鐵集團下沉黨員准備為社區居民運送生活物資(屈炎 攝)
封閉管理給社區居民生活帶來不便,來自地鐵集團的隊員們在嚴格值守的同時,主動了解居民需求,解決居民生活難題。一天,梨園街東湖社區工作隊在入戶排查時,收到一位新冠初愈患者的緊急求助信。該居民是一名腎移植患者,日常用藥隻剩一天,一旦停藥就會危及生命。但這位居民處於隔離期,家人也不在身邊,無法出行購藥。地鐵集團的陳川、蘇誠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請纓為其購藥。醫院管控嚴格,很難立即買到,兩位隊員從上午開始,先后前往同濟、協和、市第一醫院等多所醫院和定點藥店問詢,輾轉近40公裡,終於在晚上七點將“救命藥”送到了居民手中。
武漢地鐵集團下沉黨員幫助社區維修電梯燈光(屈炎 攝)
在省電社區巡查時,工作隊員發現小區12棟2單元的電梯壞了。可疫情期間人手有限,小區物業無法迅速組織搶修。“該小區居民近一半居民是老年人,如果沒有電梯,出門怎麼辦?”地鐵集團的下沉干部又一次出馬,他們將集團的專業維修人員找來,為電梯查找故障,經過一天完成電梯修復,並對小區其余電梯進行了排查,有效確保了疫情期間居民使用電梯的安全。
不僅如此,3月初,在武鐵佳苑社區一場特殊的主題黨日活動中,毛明武、黃家林、王應平等17名下沉干部自發捐款1100元,為社區10戶困難居民購買愛心菜。在疫情期間,一個個戴著武漢地鐵紅袖章的身影,始終活躍在社區防控一線,他們化身“宣傳員”“代購員”“快遞員”“服務員”, 讓洪山居民在這個特殊的寒冬,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 (張賓 屈焱 肖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