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大道康庄”全媒體調研行走進湖北

黃陂:旅游扶貧助力貧困戶端上“金飯碗”

郭婷婷

2020年08月22日10:30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能人回鄉帶領創業 閑置農房變成創富資本

通過旅游帶動扶貧增收致富,張家榨村的蛻變只是黃陂區鄉村旅游扶貧的一個縮影。

近幾年,黃陂區抓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發展契機,發揮北部貧困地區山水生態資源、老區人文資源優勢,探索“村景融合、農旅結合、旅游扶貧”的產業扶貧模式,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木蘭花鄉農民閑置房改建的民宿。郭婷婷 攝

紅牆黛瓦的三進老院,修繕一新,變身民宿。網紅小火車、摩天輪帶領游人暢游花海,書店、咖啡廳、市集加美食街的組合提升村灣品味。位於黃陂區姚集街的木蘭花鄉,雖然正在提檔升級,還是引來了不少市民前來體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姚家集街杜堂村,位於大悟、紅安、黃陂三縣(區)交界處。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幅農村貧困村的樣子。破敗的民居十室九空,田地拋荒無人耕種,青壯年全部外出打工,隻余下老弱病殘幼留守。

在外做工程的“能人”葛天才看到家鄉的樣子非常痛心。“我搞建筑賺了些錢,看到鄉親們還在受窮,心裡不安。總在思考,能不能找一個辦法,讓鄉親們不花錢又能一起致富。”

致富帶頭人葛天才向記者介紹景區情況。郭婷婷 攝

頭腦靈活的葛天才,瞄准了杜堂村靠近木蘭山風景區的區位優勢,決心帶領村民吃上了旅游這碗飯。

投資2.4億元,葛天才從周邊流轉了7000畝土地,打造了木蘭花鄉景區。他想出來一種模式。讓村民把自家的閑置房拿出來,以每平方1600元的價格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管理,吸引市民下鄉居住養老,投資創業,並承諾每年以10%的保底紅利返還村民。這一辦法取得了村民支持。

收來的農民閑置房,又被改建成鄉村別墅,按照一房一院一地送一景,還能免費游景區的思路,向外招租,吸引城市居民來此休閑養老。

正在租來的民宿度假的武漢市民朱月萍告訴記者,長期待在城裡,很想在鄉村擁有一個帶院子的房子。2017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她來到木蘭花鄉。這裡一個200平米的別墅裡,有菜園、管家、池塘,還有四季花香美景相伴。2017年8月份正式簽下了合約。

“簽了八年的合同,連裝修費一起投入了三十萬元。”朱月萍說。一到周末假期,就會帶全家人去別墅度假,閑置時就交給村合作社幫助出租,休閑賺錢兩不誤。

“一天的租金可達到一兩千元,我們租戶可以獲得51%的收益。去年,我投入的成本就已經全部收回了。”朱月萍高興地說。

葛天才告訴記者,景區所在村的村民,隻要有勞動能力,全部吸納為景區員工。解決就業人數400人,其中解決大學生就業226人,解決貧困農戶就業113人,直接帶動了3000戶村民脫貧致富。現在村民年收入人均達到6萬多元。杜堂村在內的4個行政村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貧困戶生活三級跳 幸福生活畫卷徐徐展開

發展旅游帶來的變化,貧困戶們的感受最深。

在木蘭草原景區內經營燒烤攤位的聶雄,原來是農村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母親生病,兄妹倆上學,僅靠父親一人打點零工養家,家中拆遷還建的房子補差價都拿不出錢。

2018年,聶雄和朋友一起承包了景區的燒烤區,第一年就賺了200多萬元。

“多虧了木蘭草原景區發展,才為村裡帶來了這麼多游客。每到節假日,燒烤攤位都一座難求,生意火爆。讓我一年就實現了從貧困戶到百萬元戶的巨大轉變。”

聶雄說,現在家裡房子車子都有了,他也順利結了婚。今年,准備重新裝修燒烤區,擴大規模,增加高檔食材。“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想把營業額做到千萬。”

葛家灣70歲的屋主葛位利更加開心,在木蘭花香景區建起前,他的老宅想賣5000塊都無人問津。現在把老房子交給村裡合作社經營,一年租金最少3萬多。房子變得又新又漂亮,房價漲了100倍。

木蘭草原的小火車帶大家暢游美景。郭婷婷 攝

“我在外地打工的兩個兒子也回到了木蘭花鄉工作,都在鎮上買了房子。我現在過得真是無憂無慮,每天就是打打牌,遛下彎。”葛位利笑著說。

“目前,全區有36萬農民吃上旅游飯,涉旅農戶戶均收入18萬元以上,旅游扶貧已成為脫貧攻堅的強勁引擎。”黃陂區扶貧辦負責人邱斌介紹說,

面貌變美、資源盤活、產業興旺、農民富裕,在木蘭故裡的沃野上,鄉村振興的黃陂畫卷正徐徐展開,蘊含著黃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熔鑄了黃陂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決心。

(責編:張雋、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