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雪都”神農架:白雪換"白銀" 

2020年12月03日10:14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痛點和難點並存 神農架滑雪游迎難向前

和其他發展冰雪產業的南方城市一樣,神農架也面臨一定的難點。

臨近主要城市和平原地區氣候條件不適宜發展冰雪,而山區則經常受到交通條件的制約。而且南方地區冰雪產業發展較晚,相對於北方冰雪旅游知名度沒有那麼高。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冰雪旅游產業,神農架林區五座雪場入不敷出,相關餐飲、住宿、交通、娛樂等產業鏈均遭遇寒冬。

“原本要經營超百天的雪季今年隻開業了40多天,‘一季’熱的經營方式成了一大短板。”劉生策說。

7月15日,挂牌不久的神農架國際滑雪場“林區中小學生研學旅游基地”迎來了十堰軍號國防教育中心的30名學員。作為該基地的首批夏令營團隊成員,孩子們跟隨教官在此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掌握野外生存技能、探索林區生態環境的特殊軍訓。

雪場副總經理顏青表示,林區夏季舒適宜人,正是開展夏令營及研學活動的最佳時節。“我們力爭要把冬天的營收損失在夏天補回來。”

扭轉困境,必須以多元化發展方式幫助滑雪企業延長經營周期。今年,圍繞著升級和完善四季運營、全域旅游的產業布局,林區展開了“借智借力”行動——和鄂旅投共同投資,對林區宋洛鄉桂竹園冰雪主題度假小鎮和神農架國際滑雪場三期全面提檔升級﹔和武漢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簽約,聯袂開展戶外運動產學研合作,引進戶外運動科技、人才資源,打造林區戶外運動產品體系。

冰雪和戶外運動已成神農架體育產業的金字招牌。劉生策說:“神農架除了冬季項目之外,還可以開展野營、登山、徒步旅行等體育活動。在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和輕開發的基礎上,我們正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滑雪企業開展戶外運動項目,以此彌補雪季的損失,最終形成全季運營的產業模式。”

在林區體育產業“十四五”規劃中,借助國家逐步開放低空飛行的機遇,低空飛行運動即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其實“十三五”期間林區已有相關項目規劃,並在大九湖、紅坪鎮、滑雪場等地對開展滑翔、動力傘、熱氣球等項目進行了有益嘗試。下一步,林區計劃在大九湖、木魚鎮和鬆柏鎮分別建設航空服務站,從空中開辟拉動體育消費經濟的新窗口。

項目有了,聚集人氣則靠賽事“提鮮”。近兩年來,林區創新舉辦UTSS神農架森林越野跑,連續舉辦冰雪節和湖北省首屆冰雪大會,每年舉辦各類大小體育運動30多項,其中包括十多項國內外大型賽事,吸引了國內外近萬名運動員和數量可觀的各地游客潮。

數據顯示,2019年,神農架共接待游客1828.5萬人次,增長15.0%。

(責編:張穎、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