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四地、三陵一壇共祭炎帝始祖

湖北神農架舉辦辛丑年華夏始祖炎帝祭祀大典

【查看原圖】
主祭壇上香
主祭壇上香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21年06月06日12:37

6月6日,農歷四月二十六,600名炎黃子孫齊聚神農架,祭祀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生辰。千裡之外的自駕車隊,也在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和神農架一起,共祭大典。

6月1日,一隊“重走炎帝之路”的自駕愛好者,開始沿湖北隨州、湖北神農架、陝西寶雞、湖南炎陵路線,依次祭拜隨州炎帝陵、神農架神農壇、寶雞炎帝陵、炎陵炎帝陵。6月6日,湖北神農架在神農壇景區舉行“辛丑年華夏始祖炎帝祭祀大典”時,這組車隊正好在湖南炎陵縣炎帝陵,和1000公裡外的神農架一起舉行祭祀大典。

6日上午9時09分,神農壇晨霧縹緲,清風徐徐,千年杉王注視著祭祀大典。200名游客、200名香客、140名本地居民和旅行社、全球媒體記者共600余人,在圍捕祭品的原始生活表演中拉開大典序幕。本次祭祀大典首創了原始部落狩獵場景打造,再現了炎帝時期的生活狀態和奮斗圖景。除了現場祭祀,今年主辦方設計了雲拜神農小程序,為未能親臨現場的華夏兒女許願、祈福、遠程祭拜神農提供了便利條件。

“置身鐘鼓齊鳴的祭祀現場,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種‘儀式感’,就是我們對於民族文化的自信。”來自河南南陽的游客台黎曉,第一次在神農架祭拜炎帝,他表示,以后還會來。

“在這裡,大家既可以領略神農架的錦繡山川,又可以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非常有意義。”北京游客胡蓓蓓說。

據傳,炎帝神農氏曾經在神農架遍嘗百草,並由此向南方發展。他與軒轅黃帝各管南北,各有發明創造,開啟了華夏五千年文明史,成為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歷史內核。后人總結神農氏的八大功績為: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遍嘗百草,發明醫藥﹔織麻為布,制作衣裳﹔日中為市,首倡交易﹔削桐為琴,練絲為弦﹔弦木為弧,剡木為矢﹔作陶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樂業。

6日上午10時整,200名全國香客焚香祭始祖,家人祈福、為國家祈福。“我們用古代祭祖禮儀,通過焚香這種形式弘揚炎帝文化,打造一批‘炎帝香客’,使神農壇成為民眾心中祈福、求福聖地。”神農壇景區副總經理朱永鋒說。

10時30分,神農壇“廿十四節氣園民俗街”開街,參加大典的游人流連其間,盡享神農架的美食和民俗文旅產品。景區另一端,神農架本地堂戲、九佬十八匠、打火炮等民俗文化表演,也吸引了游人的眼光,贏得駐足無數和嘖嘖稱贊。此外,神農架中醫院的老中醫也在景區講授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神農架是“中藥寶庫、藥祖之鄉”,“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的中醫藥鼻祖事跡等,也通過現場義診和生動故事抵達游客心中。

祭祀大典將持續了一整天,40余名權威媒體記者和自媒體大咖,通過各自所長直播現場盛況,神農文化、祭祖、藥祖、原始生態、動植物王國、好食材、漢服打卡、湖南炎陵縣炎帝陵祭祀現場連線等,都通過互聯網傳達到全世界,讓全球目光回到始祖生活的地方。

今年,在祭祀活動期間,神農架林區文化和旅游局、神旅集團、神農架旅行社協會邀請了巴東、巫山、保康等周邊文旅局和旅行社同行,共同探討、推動區域旅游發展。同時,在木魚鎮及沿線,營銷祭祀活動氛圍,邀請周邊香客參加祭拜,推出“重走炎帝路”特色線路產品。

“今年的主題是‘弘揚炎帝精神,傳承神農文化’,炎帝祭祀已成為神農架一個特色文化品牌和旅游項目,成為深度挖掘神農文化、提升景區內涵和體驗度方面的有力抓手,賦予了神農架旅游豐富的文化內涵,提升了神農架的文化競爭力。”神農架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劉生策說,每年逢炎帝生辰紀念日神農架都舉行民間祭祀活動,讓大眾通過儀式了解始祖炎帝開啟文明、奠基華夏的傳統歷史文化,以更好地傳承華夏文明史,並體會大美自然與精彩人文的融合。(圖文/喻玲、鄧凱、張東陽)

分享到:
(責編:周恬、張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