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展宏圖 驚世界

本報記者  范昊天
2021年08月07日07: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水調歌頭·游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1956年5、6月間,毛澤東同志巡視南方時,在武漢三次暢游長江,其間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游泳》。這首詞不僅描寫了作者暢游長江時的所見所想,更為當時正緊鑼密鼓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新中國,如何更好地利用長江、建設長江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黨領導人民集中力量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實施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二處處長鄒東山介紹,1956年正值“一五”計劃實施的關鍵時期,國內的經濟建設形勢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武漢地處長江與京廣線的交會點,被譽為“九省通衢”﹔“一五”期間這裡又興建了新中國第一個特大型鋼鐵聯合集團武鋼,對於鐵路運輸也有很高的需求。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京漢鐵路與粵漢鐵路線上南來北往的火車,被長江天險阻隔,南下的人們坐火車到了漢口江邊,就得下車換乘輪渡,到江對面的武昌徐家棚車站等著。行李留在火車上,隨空車皮和車頭分批裝上渡船過江。一旦遇到惡劣天氣,輪渡停運,武漢三鎮就斷開了。這種奇特的場景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武漢一大怪,火車需要輪渡載”。

  新中國成立之初,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即被提上日程。橋址選線開始到最后的建成期間,毛澤東同志多次親臨工地現場視察。這次,毛澤東同志到武漢視察,乘輪船親臨長江大橋建設工地,並三次暢游長江,兩次從正在緊張施工中的大橋橋墩中穿過。看到長江大橋已初見輪廓,感受到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生機,以及中國人民不怕困難、隻爭朝夕的拼搏精神,欣然提筆寫下這首詞。“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等句,無不體現出輕鬆暢快的心情。

  “詞的下闋描寫和展望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長江的偉大變革。”鄒東山表示,看到兩岸動靜之景,毛主席不禁在胸中涌起宏偉的藍圖。這藍圖不僅包括正在建設中的武漢長江大橋,更包括未來需要逐步建設的三峽工程。

  1931年、1935年,長江兩次暴發大洪水﹔1954年,長江再發特大洪水,京廣鐵路100余天無法正常通車。而解開水患頻發的關鍵鑰匙,便是長江上游的那個“總口子”—三峽。在長江上豎起大壩,攔蓄洪水,讓三峽出現“平湖”,這是當年縈繞在中國人心頭的美好願景。

  這個願望的實現,並沒有過太久。60多年后的今天,三峽工程傲然屹立於長江的上游,不僅在防洪、發電、航運、灌溉等方面發揮了全方位的綜合效益,造福全國人民,更成為一道令世界驚嘆的美麗風景。而一個個“中國造”的大橋和水利樞紐工程,也早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一張張享譽全球的中國名片。

  版式設計: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07日 05 版)
(責編:關喜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