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襄州區:見縫插針“擠”出千余停車位

兩年,“見縫插針”打造460畝“公園”,栽種數萬棵樹木,方便居民停車。
2020年至2021年,湖北襄陽襄州區新建生態停車場8個,綠化率達70%以上,提供車位1175個,實現解決停車難問題和生態環境整治提升的雙贏。其中,襄州城管部門將生態停車場建設和鐵路沿線環境整治相結合的創新做法,在全省得到表彰和推廣。
鉚足“一股勁” 補齊短板變長板
城市停車難問題困擾群眾已久,折射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車位供應不足、規劃管理不當等問題。
迎著問題上,聚焦問題改。襄州區按照“融入主城區、成為主城區、做強主城區”的發展戰略,圍繞“骨架明晰、功能匹配”的城區建管布局,著力補齊短板變長板,用辦實事力度提升民生溫度。
在加大城區停車位施劃、供給的同時,該區連續兩年(2020-2021年)將生態停車場建設確定為區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之一,連續三年(2021-2023年)將其確定為補短板強弱項重點工程,通過停車空間與園林綠化空間的有機結合,做到交通與生態景觀的融合統一,力求在解決“停車難”的同時,讓車“停得好”。
為讓選址更具科學性和前瞻性,該區城市管理執法局協同相關部門多方調研、協調論証,用時3個月對全區閑置地塊進行篩選,統籌考慮停車場的服務半徑(步行距離)、可達性與城市規劃的協調性、公共空間的有效利用等因素。
堅持因地制宜、“見縫插針”,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該區結合鐵路沿線環境整治工作,將部分停車場選在鐵路沿線周邊閑置、荒廢地塊,建設了鑽石大道北(原英馳駕校)生態停車場、鑽石大道煤場生態停車場等5個鐵路沿線停車場,美化了鐵路沿線環境。潘台二組和雲灣小區生態停車場則選址在垃圾滿地的閑置地塊,實現了“垃圾場”到“公園”的完美蛻變。
聚焦目標,緊盯進度。建設過程中,該區細化目標任務,每月考核督辦,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保障項目按時間節點順利推進。
攻堅克難,敢做善成。截至目前,該區已建設8個生態停車場並全部投入使用。今明兩年,每年還將新建4個生態停車場,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
栽下“一片樹” 汽車停進“生態公園”
近日,筆者來到鑽石大道鐵路橋下原煤場所在地,實地探訪此處的生態停車場。
駕車駛入,隻見柏油車道寬闊平整,兩邊香樟、紅楓等樹木錯落有致,幾位居民在其間欣賞風景、不時拍照,猶如一座生態公園,昔日破舊臟亂的煤場已不見蹤影。
該區城市管理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琚運濤介紹,在鐵路沿線建設生態停車場的過程中,為保証鐵路行車安全,該局在鐵路兩側留出8米安全距離,全部進行綠化。整個停車場佔地面積4.5萬余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約3.7萬平方米,綠化率高達82%。綠植經過精心設計,不同品種、高矮的樹木和花草搭配栽種,達到公園綠化水准。
順著車道行駛,筆者發現了“隱藏”在這座生態公園裡的新式停車位。
黃色地磚鋪就的停車線取代了傳統的油漆施劃線,停車位由“M”形鏤空地磚鋪成,小草從磚孔中露出“腦袋”,煥發著勃勃生機。
停車位上方,各式綠植“撐”出枝丫。“上有綠樹遮陰,調節地面溫度,避免車輛被陽光暴晒﹔下有土壤透水,讓雨水回歸地下,涵養水源的同時兼作綠化灌溉。這樣的設計兼具環保和城市形象提升的功能。”琚運濤說。
“樹下停車,車下有草,車上有樹”的美麗畫卷正在襄州生態停車場鋪展開來。汽車告別“水深火熱”,停進草木蒼翠、鳥語花香的“生態公園”,享受“腳踩綠草毯、頭頂遮陽帽”的待遇漸成現實。
此外,為了倡導、鼓勵居民綠色出行,該區還在生態停車場配備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和生態公廁。
打造“一張網” 智慧停車全城共享
“來接孩子,最怕的就是找不到停車位,這個停車場真是修在了咱們的心坎兒上!”近日,來雲灣小學接送孩子的家長們對學校對面的生態停車場贊不絕口。
昔日臟亂閑置地變身生態停車場,有效緩解了市民停車難問題。為民服務,襄州不止於此。
再加力度,襄州打出“建設+智能化改造+交通優化”組合拳,持續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據介紹,結合“智慧城管”打造,該區引入襄州國投對停車場進行智慧化管理,打造智慧停車綜合管理平台,為停車服務安裝“雲腦”,通過智慧停車場道閘、平台監控、線上收費等方式,實現智慧化、精細化和規范化管理,有效提升城區公共停車場服務水平。
除生態停車場外,該區還啟動對城區已有公共停車位的智能化升級改造,智慧停車綜合管理平台將鏈接全區所有公共停車位,實現“互聯網+停車”智能化停車管理。
未來,該區還將把智慧停車綜合管理平台接入襄陽市漢江智行平台,形成全城公共停車位“一張網”,為襄州推進城市治理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屆時,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查看附近的停車場分布和停車位供給情況,合理安排出行。”該區城市管理執法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葛海兵介紹,對停車資源進行科學統籌規劃和精細化、智慧化管理,不僅可以實現停車收費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引導市民文明停車,還能緩解城區交通擁堵及停車難的現狀,確保城區停車資源的合理、高效、便捷使用。(張雪飛 王世翠 卓俊超 曾偉 劉雪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