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潛江元素”

人民網武漢1月20日電 1月20日,湖北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在武漢開幕。《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多次“點名”潛江,既肯定了潛江2021年的工作成績,更為潛江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潛江市城區一角。龍軒攝
報告在回顧2021年工作時指出,著力實施區域發展布局,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實施‘百強進位、百強沖刺、百強儲備’工程,7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22個縣市入圍中部百強。”同時,“潛江等3地獲批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去年,潛江面對復雜形勢的深刻變化和戰疫戰洪的嚴峻挑戰,也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2.74億元,增速12.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5.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8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6.22億元,增速23%﹔位列2021年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第87位,位次持續提升。
在布置安排2022年工作和重點工作時,報告在“堅定不移鞏固回穩向好態勢”中提出:“構建多級城市消費梯隊,支持武漢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襄陽、宜昌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其他創建特色消費中心城市。”
在“堅定不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明確指出,“推動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做優潛江龍蝦、京山橋米等農產品品牌。”
中國潛江生態龍蝦城。龍軒攝
“一蝦一稻”是潛江的特色產業,更是響亮名片。今年,潛江將專心專注小龍蝦產業發展,聚力強鏈、補鏈、延鏈,全力建設千億產業集群,努力在全省唱“主角”、在全國當“頭羊”,打造引領鄉村振興的標杆產業。加快一產向高效化養殖升級,提檔升級蝦稻共作基地,創新高效養殖模式,加強苗種選育繁育,推動從“大養蝦”向“養大蝦”轉變﹔加快二產向精細化加工升級,高標准規劃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延伸拓展即食產品、調味料、甲殼素、殼聚糖等初加工產品,創新推出保健食品、化妝品、醫藥品等精深加工產品,推動從“論噸賣”向“論頓賣”轉變。加快三產向現代化服務升級,持續打造“潛江龍蝦”區域公用品牌,大力發展小龍蝦農文旅融合產業,推動從“賣資源”向“賣文化”轉變。
長飛科技潛江公司生產車間。龍軒攝
對於省政府報告中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的“光芯屏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潛江牢固樹立“九市就是一城”理念,全方位融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向武漢追“光”,與武漢同“芯”,形成了以長飛光纖、菲利華、日本信越、晶瑞股份、鼎龍控股、北旭電子等為代表的光纖光棒產業集群和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預制棒生產基地、最大的氣熔性石英材料生產基地,全力打造全省“光芯屏端網”最大配套產業基地。(成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