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

湖北省人大代表孫東林:聚焦農村留守老人 用“時間銀行”推進養老服務

2022年01月21日10:17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湖北省人大代表孫東林。 黃一平攝

人民網武漢1月21日電 (關喜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的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農村留守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成為全國也是湖北省應對老齡化戰略過程中的重要問題。在今年的湖北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孫東林建議,聚焦農村留守老人,通過志願服務、低償服務、時間銀行等方式助力農村養老,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村民互助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切實為農村老人解決后顧之憂。

居家養老為基礎,提高農村老人收入水平。“農村老人可用於養老的資金並不充裕,要擴大農村養老服務的覆蓋面,讓農村養老可持續發展,地方政府應提高農村老人的收入水平,加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積極探索通過土地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孫東林說。

村民互助為依托,提高農村養老服務水平。他建議,通過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凝聚或者組織社會各方資源為成立養老互助組織,重點服務對象為農村留守或空巢老年人。“可通過志願服務、低償服務、時間銀行等方式完成互助養老代際接力。”

機構養老為補充,增加農村養老點布局。孫東林建議,以村組片區為單位,充分整合村級閑置資源,建成農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聚會交流、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的養老福利機構,並由政府支持完善功能設施,設置相應功能區,配置養老設施設備。

農村老人因行動不便,無子女陪伴,最大的問題就是就醫。孫東林建議,開通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的預約就診“綠色通道”,鼓勵醫療機構、衛生服務中心與養老機構加強合作,實現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的便捷對接。此外,各級政府應採取措施,提高農村醫療保障水平,定期送醫送藥上門,提高農村留守的健康水平。

(責編:肖璐欣、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