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從業20年見証冰雪運動發展的王世同——

壓雪塑形,雪道上的“雕塑師”(走向冬奧·我們來自一線)

本報記者  陶相安  人民網記者  郝  帥
2022年01月22日07: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正值雪季,崇禮雲頂滑雪公園的雪道上,一台台壓雪車隆隆作響,往來穿梭。雲頂滑雪公園山地運行常務副總經理王世同帶領著壓雪塑形團隊,為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大部分比賽的到來做著最后的准備。

  “一條優秀雪道的誕生,不能隻依賴自然降雪,而是來自山地運行團隊的全心付出。”對王世同而言,做好雪道的壓雪塑形工作,不僅能為運動員提供高質量的競賽環境,更是對雪場的尊重。

  去年11月,國際雪聯單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世界杯的舉行,為王世同團隊的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各國運動員對雪道的好評也讓王世同充滿信心:“我們已經准備好了,北京冬奧會一定是一場精彩的盛會。”

  “冬奧會就是我們冰雪人心中的最高目標”

  年近60歲的王世同是北京人,從事冰雪事業接近20年,石京龍、南山、懷北等滑雪場都曾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冰雪人,王世同最初是一名文字工作者,轉行更多是源自對體育、對冰雪的熱愛。“選擇干這個行當,不為別的,就是喜歡。”王世同說:“也正因為喜歡,才能夠一直堅持。”

  2015年,伴隨著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的消息傳來,為北京冬奧會貢獻力量的願景也在王世同內心深處萌生。“從事一項工作,一定要朝著最高的目標努力。”王世同說:“冬奧會就是我們冰雪人心中的最高目標。”

  北京冬奧會賽時,雲頂滑雪公園將舉辦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礙追逐、平行大回轉等項目的比賽,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將在這裡的6條賽道上展開角逐。

  王世同2020年如願來到崇禮,成為雲頂滑雪公園山地運行團隊的一員。他感慨:“到崇禮,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選擇。冬奧會就在眼前,這可能是我離冬奧會最近的一次,很興奮,也感到責任在肩。”

  看著眼前一台台忙碌的壓雪車,王世同說:“我希望圓滿完成任務,給運動員留下一段難忘的美好記憶。”

  “壓雪塑形就好像在賽道上‘做雕塑’”

  建設一條優質的雪道,需要造雪、壓雪塑形兩步。“造雪機造出一個個小雪山,再通過壓雪車推平,進行塑形,才能形成高低起伏的賽道,從而滿足運動和辦賽需求。”王世同說。

  多年冰雪從業經驗,讓王世同對雪質要求非常高:“如果雪太干,像沙子一樣,就很難被塑造成固定的形狀﹔雪太硬,很容易凝結成冰,也沒法進行壓雪塑形工作。”

  雲頂滑雪公園龐大的人工造雪系統打消了王世同的顧慮。優質的人工雪密度高、強度高、易塑形,能滿足壓雪塑形團隊的需求。而通過採用世界最先進的高效節水設備和智能化系統,優先利用收集貯存的天然降水、地表徑流等作為人工造雪的水源,有效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讓雲頂滑雪公園的雪“造得放心,用得安心”。

  不同於愛好者使用的雪道,冬奧會雪上技巧類的比賽,對賽道的壓雪塑形工作有著極高的要求。運動員在比賽中飛越的一個個雪包,在王世同眼中,就像一座座雕塑作品——“壓雪塑形就好像在賽道上‘做雕塑’,既能為運動員提供符合國際標准的賽道,又能讓場地富有美感”。這離不開先進技術的保障,對壓雪塑形師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就像打籃球需要有球感,雪感對於壓雪塑形師非常重要。”王世同說:“優秀的壓雪塑形師,要能在塑形過程中身臨其境地感受,運動員會在空中做什麼動作、會在哪個位置落地。”

  “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日前,《“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正式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美好願景成為現實。

  得知這一消息,王世同感觸良多。“近20年走來,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走上雪場,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冬令營。”他很感慨:“我們從以前隻有幾個雪場,到現在擁有幾百個雪場,從以前每個雪場可能隻有幾萬游客,到現在的幾十萬,冰雪運動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國家對發展冰雪運動的堅持。”

  由北向南,從東到西,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帶動下,冰雪運動實現了從小眾向大眾、從區域向全國、從冬季向全年的轉變。12座整裝待發的冬奧競賽場館、遍布各地的大眾冰雪場館、蓬勃發展的冰雪經濟,都在為中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不斷寫下新的注腳。王世同說:“北京冬奧會為我們提供了機會,我們要抓住這個契機,培養更多的專業壓雪塑形師,為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10余天,王世同和壓雪塑形團隊正進行著賽道定點壓雪塑形的工作,做著最后的准備。看著眼前銀裝素裹的雲頂滑雪公園,王世同信心滿滿:“冬奧會一定會很好,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

  (實習生崔越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2日 06 版)
(責編:肖璐欣、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