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踏雪翻山去巡線 隻為萬家燈火明

1月29日上午8時許,湖北省黃石市黃荊山脈北麓,雪下得很大,一輛黃色電力車在雪白的盤山公路上蜿蜒前行,車內是國網黃石供電公司輸電巡線“三人組”。這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山上的輸電線路進行特巡,確保黃石電廠和西塞山電廠向城區供電的主動脈安全暢通。
副班長陳亮46歲,有20年的工作經驗,是此次巡線負責人。成員葉俊38歲,從事輸電帶電檢修工作,也是一名無人機“達人”,由於家在本地,主動參加了巡視工作。27歲的朱培基,2020年研究生畢業分到輸電專業,這是頭一回參加雨雪天氣特殊巡視。
穿過山腰的石磊村,沿著漸窄的山路驅車兩三公裡,水泥路變成由厚雪覆蓋的泥巴路,三人隻好背上工具包,徒步向山上走去。咯吱咯吱的踩雪聲伴著大口喘氣聲,在萬籟俱寂的山間顯得十分清晰。
“昨天雖然巡視正常,但經過一晚上的雨雪冰凍,線路很可能有覆冰情況,巡視要格外仔細!”穿著雨靴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輸電線路逐漸出現了輪廓,陳亮一邊指著遠處的鐵塔一邊說,“今天主要巡視220千伏塞棵線和黃板線,分別是黃石電廠和西塞電廠向高新區和西塞山區電力外送的重要通道,線路覆冰可能出現斷線危險。在用望遠鏡觀察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線路的弧垂度進行分析判斷。”
朱培基邊走邊聽,覺得責任重大。看著兩位老師傅堅定地踩著泥濘雪路,他眼神不由得肅然起敬,急忙卷了卷褲腿,向陳亮和葉俊追去。
“石頭很滑,來,拉住我的手!”用手撥過被雪壓低的竹枝,陳亮一馬當先翻過一段陡峭的石坡,轉身伸出一隻布滿老繭的手,將葉俊和朱培基拉了上來。“走過這個彎,翻過前面那個坡,就到巡視點了。”
山坡陡峭,積雪下全是亂石,走上去不僅滑而且硌腳。霧氣很大,即使隻相隔幾十米也難以看清塔體,葉俊的無人機“無用武之地”,隻能人工爬上坡頂。
“沒事吧?”上坡過程中,看到朱培基不小心滑了一跤,葉俊連忙上前去扶。“沿著我們的腳印走,多注意腳下,再堅持一下就到了。”
“220千伏黃板線29號、30號塔無覆冰情況,絕緣子有輕微堆雪,一切正常!”終於來到了坡頂,陳亮透過望遠鏡仔細觀察輸電線路和鐵塔,吩咐朱培基做好巡視記錄的同時,囑咐葉俊啟動無人機。“導線在鐵塔的懸挂點在冰雪天氣下承重加大,用無人機重點檢查一下!”
無人機在葉俊嫻熟地操控下,飛過頭頂,吹起陣陣涼風,幾分鐘后,飛到了預定位置。葉俊調整無人機角度后按下手柄,對懸挂點進行了拍照觀察。越過導線等障礙物,他又對其他懸挂點進行了檢查。“雨雪天氣濕度大,無人機與帶電導線距離要比平常大,飛行時一定要注意!”葉俊向朱培基說道。
“一路上都沒注意到,鞋子濕了吧!”在准備下山去另一座基塔的路上,望著朱培基沾滿黃泥的運動鞋,陳亮急忙將自己背包裡的雨靴遞給朱培基換上。“山路的石頭很鋒利,雨靴容易被割破,我經常多帶一雙備用!”
上午10點半,雪又下大了,巡線“三人組”帽檐挂滿了“冰溜子”。沿著原路下山,之前踩過的雪混合著黃泥讓下坡路更加難行,三人互相攙扶,向下一座鐵塔的方向,翻山踏雪而去。(周恬 曹祥魁 王軍 黃炎)
(責編:郭婷婷、張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