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2022年03月30日19:17 | 來源:湖北日報
小字號

近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印發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全文如下。

湖北省“十四五”開局良好,經濟發展重回“主賽道”,疫后重振取得決定性成果,“三農”工作“壓艙石”作用凸顯。2022年,實現“開局企穩、復元打平、再續精彩”,必須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總的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屆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扎實有序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確保農業穩產保供、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一、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一)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堅決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市縣、落實到田塊,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500億斤以上。強化政策、項目和資金保障,全面提高糧食主產縣綜合生產能力。集成推廣綠色高效技術“噸糧”模式。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提升糧食單產和品質。挖掘再生稻、雙季稻等擴面增量潛力。支持京山橋米、潛江蝦稻、孝感糯稻等優質稻米產業鏈發展,規范發展稻田綜合種養。

(二)鞏固提升油料生產能力。落實中央財政產油大縣獎勵政策,大力推進油菜輪作。推廣綠色輕簡高效栽培新模式,推進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提高油菜產量。推廣應用高含油高油酸新品種。加快菜籽油產業鏈發展,推動油菜多功能利用。擴大木本油料種植規模。穩定大豆生產。

(三)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加大力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抓好生豬穩價保供,實施生豬產能調控,確保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245萬頭左右。推進牛羊增量、家禽提質,保障肉、蛋、奶等畜產品供給安全。提升漁業發展質量,實施池塘標准化建設與尾水治理工程,確保淡水產品產量達到490萬噸左右。加強設施蔬菜、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建設。積極發展林下種養業。開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推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証制度。

(四)提高農民種糧綜合效益。落實中央財政產糧大縣獎勵和國家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推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產糧大縣全覆蓋。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多種糧、種好糧。加快推進省市縣三級糧食應急儲備保障中心建設。出台糧食節約行動方案。

二、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五)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加大脫貧人口產業和就業幫扶力度,確保脫貧人口收入增速高於當地農民收入增速、脫貧地區農民收入增速高於全省農民收入增速。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發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增收新業態,提高脫貧人口家庭經營性收入。落實逐步提高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用於產業發展比重的要求,重點支持幫扶產業補短板。鞏固光伏扶貧工程成效。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延續支持幫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幫扶車間的優惠政策。鞏固深化與東部省市勞務協作。大力推行以工代賑方式,具備條件的可提高勞務報酬發放比例。統籌用好鄉村公益崗位,實行動態管理。

(六)完善監測幫扶機制。建立監測標准年度調整機制,落實“農戶自主申報、基層干部摸排、部門篩查預警”監測方式,實現監測對象快速發現和響應,應納盡納、應扶盡扶。健全跨部門工作會商和信息互通機制,推動省市縣防止返貧監測和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台數據共享。強化監測幫扶責任落實,根據監測對象風險類別和發展需求,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分層分類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建立規模性返貧風險研判和協同處置機制。繼續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后評估工作。

(七)健全“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有保障長效機制。落實義務教育“雙線控輟保學”責任制,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加強脫貧戶和監測戶大額醫療費用支出監測,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實行分類精細化資助。將符合政策的動態新增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及時納入農村危房改造,應改盡改。鞏固維護已建農村供水工程成果,提高供水保障水平。

(八)加大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力度。推進安置區產業就業幫扶,建設安置區配套產業園區,組織開展就業專項幫扶行動。推進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統籌安置區與遷入地公共服務供給。抓好安置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安置區治理水平。持續改善生態脆弱區、地質災害影響區、偏遠山區生產生活條件,引導過於分散居住的農戶搬遷安置,提高基礎設施保障效率。

(九)落實脫貧地區幫扶支持政策。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細化落實過渡期各項幫扶政策,確保脫貧不返貧、振興不掉隊。加強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溝通銜接,深化37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堅持省級領導聯系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推進省內區域協作和省直單位定點幫扶。加大對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信貸資金投入和保險保障力度。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

三、聚焦農業產業化加快鄉村發展

(十)持續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以規模化、科技化、標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多元化、國際化為導向,堅持產業鏈、循環經濟和產業融合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建設農業產業強省。完善“鏈長制”,建立統籌推進、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培優建強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促進全環節提升、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以拓展產業增值空間為重點,開發特色化、多樣化產品,提升產業附加值。深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建立重點企業庫、重大項目庫、重點任務清單。統籌財政涉農資金、地方專項債券,發揮社會資本投資作用,支持農業全產業鏈建設。鼓勵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合作建立農業供應鏈體系,發展種養加、產供銷、內外貿一體化的現代農業。加強“三農”領域招商引資,招引一批農業產業化頭部企業,培育一批重點龍頭企業,扶優一批科技型龍頭企業,垂直整合一批同質化企業。以大龍頭、大品牌為牽引,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整合,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深入推進品牌強農,加強農產品品牌的整合、策劃、推介與營銷,打造核心區域公用品牌,推動從“賣原料”向“賣產品”、“賣資源”向“賣品牌”轉變,持續提升湖北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辦好湖北農業博覽會等展會活動。大力培養農業經紀人和產業帶頭人,支持圍繞農業全產業鏈開展創業創新。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使更多農戶深度融入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十一)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鼓勵各地根據自身特色優勢,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培育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生、民宿經濟等新業態。加強縣鄉村三級聯動,提升農村一二三產業梯次輻射效應。立足特色塊狀化發展“一縣一品”“一業一品”,建設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以精深加工為重點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形成聚集效應,降低要素成本。支持中心鎮發展專業化中小微企業集聚區,推動重點村發展鄉村作坊、家庭工場。推動農業與文旅、康養、游學等融合,支持鄉村民宿、農家樂特色村(點)發展。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以“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為抓手,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

(十二)推動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提升縣城商業服務水准,推進鄉鎮商貿中心建設,提高應急保供響應能力。促進購物、娛樂、休閑等業態融合,發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鄉村便利店,改善鄉村消費環境。加快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解決快遞進村“最后一公裡”問題。支持郵政、快遞、物流、電商等市場主體共建共享基礎設施和配送渠道。支持農產品產地專業市場、骨干批發市場和大型流通企業發展。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

(十三)促進農民穩定就業創業。深入實施“我興楚鄉·創在湖北”返鄉創業行動計劃,創造更多就地就近就業機會。大力開展適合農民工就業的技能培訓和新職業新業態培訓。鼓勵“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和能工巧匠在鄉創業。支持建設縣域返鄉入鄉創業園和孵化實訓基地。加強勞務協作對接,做好外出務工人員服務工作。合理引導靈活就業農民工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十四)深入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持續推進化肥、農(獸)藥減量增效,加強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農作物秸稈、農膜、農藥包裝物回收利用,支持新型可降解生態農業循環物資推廣應用。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持續抓好長江禁捕,加強退捕漁民轉產安置動態幫扶。穩妥有序開展湖庫增殖漁業資源利用試點。抓好重點生態區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項目實施,高質量建設長江、漢江、清江森林生態廊道。打造綠色低碳農業模式。探索建立碳匯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四、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十五)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底線約束,統籌劃定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明確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高標准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產。實施耕地保護紅黃牌制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對保護突出的予以激勵、保護不合格的予以懲戒。堅持農田姓“農”、良田種糧,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大對新增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懲處力度。強化耕地佔補平衡管理,通過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高標准農田建設等項目補充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嚴格管控耕地轉為其他農用地。

(十六)扎實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設420萬畝高標准農田,重點向江漢平原等產出效益高的連片地區傾斜。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推進田塊整治,合理劃分和適度歸並田塊。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級。優化機耕路、生產路布局,整修田間道路。持續推進水利補短板工程,加快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開展灌區管理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維護,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建設村內小型農田水利設施。

(十七)強化種業創新和農業科技支撐。集中優勢資源,加快湖北洪山實驗室、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推進農業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建設省級農作物種質資源中期庫、畜禽遺傳資源基因庫。提升育種創新能力,做大做強水稻、油菜、生豬、淡水魚、柑橘等優勢種業。支持長江名優魚類人工繁育馴化養殖。加大良種應用推廣力度,提高農業良種化和供種保障水平。完善“揭榜挂帥”等制度,推動解決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深入實施院士專家科技服務“515”行動、農業科技“五五”工程。組織選派萬名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支持創建國家級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

(十八)推動農業機械化補短板。加大農機裝備“產學研用推”協同攻關,支持高端智能、特色種養等農機裝備研發制造。加強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推進種植模式、作物品種宜機化。發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優化補貼兌付方式,重點支持糧食烘干、履帶式作業、油菜籽收獲等農機。建設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

(十九)提升設施農業水平。因地制宜發展塑料大棚、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設施。集中建設育苗工廠化設施。推廣陸基工程化、池塘設施化、循環水養殖工廠化等現代養殖方式。整縣推進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推動水肥一體化、飼喂自動化、環境控制智能化等設施裝備技術研發應用。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探索利用可開發的空閑地、廢棄地發展設施農業。

(二十)有效防范應對農業重大災害。加大農業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和投入力度。完善農業重大災害快速響應機制,修訂完善水旱災害防御預案。推進江河湖庫系統治理,實施抗旱水源工程。強化農業農村、水利、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強農業氣象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強化種子、化肥、農(獸)藥等生產儲備調運。加強基層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堅持人病獸防、關口前移,阻斷人畜共患病傳播途徑。抓好重大動物疫病基礎免疫。提升非洲豬瘟、草地貪夜蛾等動植物重大疫病防控水平。

五、立足美麗宜居推進鄉村建設

(二十一)健全鄉村建設實施機制。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城鎮和村庄布局,科學確定村庄分類,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庄規劃編制,嚴格規范村庄撤並。加強荊楚鄉村建筑風貌引導,保護傳統村落民居、紅色村寨、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深化村庄小型建設項目“放管服”改革。完善農民參與鄉村建設機制。以縣為單位編制村庄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責任清單。

(二十二)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科學選擇農村改廁技術模式,不搞“一刀切”。鞏固改廁問題摸排整改成果。分區分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優先治理人口集中村庄,不適宜集中處理的推進小型化生態化治理和污水資源化利用。加快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推進村庄有機廢棄物就地利用處理。推進森林鄉村、水美鄉村建設,常態化開展村庄清潔行動和綠化美化行動,整體提升村容村貌。分類推進鄉村建設,制定鄉村建設評價標准,持續開展美麗鄉村示范村和整治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加強文明生活方式宣傳引導,調動農民群眾自願參與建設美麗家園。

(二十三)加強重點領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公路骨干網暢通、基礎網連通、老舊路提升和生命防護工程,加快建設鄉鎮雙通道、建制村雙車道,推進農村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建設和村內主干道連接。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加強農村路域環境整治。實施規模化供水工程建設和小型工程標准化改造。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建設現代宜居農房。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完善建設標准規范。

(二十四)扎實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提升農民數字化“新農具”使用技能。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村光纖寬帶、移動通訊網絡、數字電視、下一代互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加快“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推動黨務、村務、財務等網上公開。建設“湖北數字農經”平台。持續開展數字鄉村建設試點。

(二十五)統籌縣域基本公共服務。支持農村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擴大公益普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推進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深化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支持全國百強縣、百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創建三甲醫院。深入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推行鄉村醫務人員“縣管鄉用、鄉管村用”。持續推進“萬名大學生鄉村醫生配備”項目實施,分類落實村醫養老、醫保等社會保障待遇。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醫保參保繳費資助政策。推進縣級失能特困供養機構、鄉鎮中心福利院和農村互助照料中心等設施建設。加強鄉鎮便民服務,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

六、突出黨建引領促進鄉村治理

(二十六)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強化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職責,健全鄉鎮黨委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機制。深化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鄉創建。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作用。完善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經村黨組織研究討論機制。落實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的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機制。加強村委會規范化建設。全面推進清廉村居建設,推廣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加強基層紀檢監察組織與村務監督組織的溝通協作、有效銜接,強化對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的監督。深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規范村級組織機構牌子和証明事項。

(二十七)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台載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平台開展對象化分眾化宣傳教育,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創新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教育活動。常態化開展專業藝術院團上山下鄉、巡回演出和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等文化惠民活動。加強農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行動。

(二十八)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平安穩定。持續推進平安法治鄉村建設。加強農村普法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村霸”。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鄉村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推動應急管理與鄉村治理資源整合,推進農村應急廣播主動發布終端建設。開展農村交通、消防、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風險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等違法行為。健全農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體系。

七、加強鄉村振興要素保障和制度供給

(二十九)加大鄉村振興投入。健全農業農村財政投入優先保障和穩定增長機制。穩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振興公益性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范圍。鼓勵各地採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以工代賑等方式,加大對鄉村振興的投入支持。

(三十)創新鄉村振興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加大鄉村振興信貸投放,探索信貸風險分擔機制。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試點。探索“整村授信+村銀共建”服務模式。探索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發展農戶信用貸款。開展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實行差異化監管。擴大農業保險范圍,推廣農業氣象指數保險和巨災保險。積極發展農業再保險。

(三十一)加強鄉村產業用地保障。合理布局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空間,安排不少於10%的建設用地規模指標,優先保障農產品加工、直銷配送及倉儲保鮮冷鏈、農村觀光旅游等產業用地需求。過渡期內,脫貧縣每年單列安排600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專項用於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用地。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方式騰退出來的農村建設用地,優先用於農民安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用地。簡化農村產業用地審批。實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准入負面清單。

(三十二)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對接實施國家“神農英才”計劃,實施高層次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倍增計劃、高素質農民培訓計劃、農業產業領軍人才支撐計劃、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對縣以下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開展職稱評聘“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工作,對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總量控制、比例單列。鼓勵各地出台城市人才下鄉服務鄉村振興的激勵政策。

(三十三)深化農村重點領域改革。完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和風險防范機制。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持續實施扶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計劃,化解村級債務。強化宅基地審批管理,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和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機制。穩妥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規范化建設。深化農業綜合水價、集體林權、國有農場企業化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根據中央部署,制定新階段深化農村改革實施方案。

八、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

(三十四)壓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責任。制定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措施,強化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和各部門推進鄉村振興責任。持續開展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負責同志鄉村振興聯系點制度。開展《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實施總結評估。加強集中換屆后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分管“三農”工作的領導干部培訓。堅決反對“三農”領域各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三十五)建強黨的農村工作機構。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要發揮“三農”工作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等作用,一體承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議事協調職責。推進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議事協調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建立健全重點任務分工落實機制,協同推進鄉村振興。加強各級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設,充實工作力量,完善運行機制,強化決策參謀、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檢查等職責。

(三十六)推動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分級創建一批鄉村振興示范縣、示范鄉鎮、示范村,抓點帶面推動鄉村振興全面展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千企興千村”行動,探索村企合作共贏長效機制。抓好鄉村振興促進法貫徹實施。總結先進經驗做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按規定建立鄉村振興表彰激勵制度。

(責編:郭婷婷、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