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阜山中麓187名“一村一輔” 守平安 助力鄉村振興

山高路遠,水深庫闊……在幕阜山中麓的湖北省通山縣,有187名駐村輔警扎實踐行“楓橋經驗”,常年奔走在全縣2680平方公裡的山山水水之間,調解矛盾糾紛,強化治安巡查,守護鄉村平安,助力鄉村振興。
“矛盾不上交”
初夏時節,草木生長,萬物爭榮。
前往林上村的路,位於一條峽谷之間,兩邊大山聳立,山路彎彎曲曲,路面起伏不平。在一拐彎處,從山上倒塌下來堆積的土石,說明前幾天這裡發生了山體滑坡,汽車需小心翼翼方才通過。
林上村是廈鋪鎮最為偏遠的行政村,距轄區派出所約60公裡,汽車行駛需約一個半鐘頭。這裡四面青山,一條水泥路穿村而過,以村委會為中心,四周散落著6個村民小組。
當汽車剛進入村子,今年剛好30歲的駐村輔警黃晚寶笑著向大家敬禮,雖然臉龐削瘦、身材單薄,但十分干練,胸前的黨徽熠熠閃光。
自三年前該縣實行“一村一輔”農村警務時,黃晚寶就放棄武漢家俱廠月薪過萬的工作,回鄉做起了駐村輔警。
“回鄉當輔警,一來是熱愛警察這個職業,二來是因為在家裡可以照顧妻兒老小。”黃晚寶說起當輔警的初衷。
“去年6月,我在3組治安巡查時,兩村民因為一塊菜園地歸屬問題,引發了矛糾糾紛,我前前后后跑了三天時間,才最終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雙方同意接受調解,沒有引發新的矛盾。”
東家長,西家短,上下牙齒也有磕碰的時候,“我們在日常走村串戶過程中,及時發現矛盾糾紛,及時進行化解。”
“4月27日,黃某某在家。”
“4月28日,黃某某在鎮裡務工。”
……
在黃晚寶的工作日記中,治安重點人員的日常記錄清清楚楚,目的是了解動向,防患未然。“把收集到的治安隱患通過‘警輔通’報告給派出所。”
“一般的小矛盾小糾紛,在村裡大都能化解,做到矛盾不上交。”
“山高路遠,派出所民警一時趕不到,這時駐村輔警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該村支書黃早恩說道。
2019年,該縣為著力推進農村基層治理,為全縣187個村各選聘一名駐村輔警,做到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早化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近年來,該縣農村矛盾糾紛下降29%、調解成功率達到96.9%。
“平安不出事”
五月的富水湖,綠水掩映著湖面,微風吹來,波光粼粼。
富水湖是國家級濕地公園,也是一座蓄洪、發電、灌溉、航運兼顧的大型水利工程,能調節長江下游水位。
慈口鄉石印村位於富水湖邊,毗鄰黃石陽新縣富水鎮。6日一大早,駐村輔警徐汪洋就早早起了床,“孩子們上學經過碼頭,照看一下安全。”護校安園,這是徐汪洋每天雷打不動的工作。
徐汪洋以前是個漁民,聲音響亮,性格豪爽。富水湖退捕后,他通過競聘成為了一名駐村輔警。對於目前的生活狀態,徐汪洋十分滿足,妻子是小學老師,他也領著一份輔警工資,每月按時打到卡上,還有養老保障。
每天,護送好上下學的孩子們后,徐汪洋就騎上警用摩托車,在村中開始了治安巡查,從一組巡查到八組,從不敢怠慢。
不但是岸上,水上也有徐汪洋的工作職責。以前以打漁為業,現在從事禁漁工作,這個角色轉換,他感覺有點“喜劇”。
“近年來,長江流域實行‘十年禁捕’和富水湖禁捕退捕工作,有些大膽村民拿沾網到湖中進行非法捕撈活動,這個是萬萬不可的。”
“有時在水中巡查時,碰到村民非法進行捕撈,就馬上進行制止,不聽的就向派出所報告。”
“富水湖是通山人民的母親湖,我們一定會好好守護她!”徐汪洋堅定地表示道。
楊芳林鄉是該縣“一村一輔”警務的試點鄉,這裡的農村警務工作十分扎實有效。
“去年11月,一伙外地人員以免費送煤氣安全閥為由,騙取村裡老人的信任詐騙了3400元。我發現后第一時間與派出所聯系,制止了不法行為,為老人挽回了損失。”高橋頭村駐村輔警夏早鋒介紹道。
看好“自留地”,守好“責任田”。做好駐村輔警的工作,其實很不簡單,治安巡查、矛盾調解、信息收集、交通協管、法治宣傳、服務群眾等都是工作職責范疇,目的是保障平安。
我們常說,平安是最大的民生,平安鄉村建設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咸九高速”是一條推進鄂贛兩省旅游資源開發的強縣富民路。5日,因為征地賠償問題,廈鋪鎮花紋村個別村民到高速施工現場進行阻工。駐村輔警袁知軍了解這一情況后,積極宣傳修路是造福后代、致富發展的大好事,村民意識到錯誤,不再進行鬧事。
近年來,該縣通過“一村一輔”警務基層治理模式,全縣經濟社會建設呈良好發展態勢,平安創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農村地區的發案率下降11%,可防性案件下降21%,“一村一輔”工作經驗被湖北省公安廳全省推廣。
“服務不缺位”
“聯系服務群眾”,對於全縣187名駐村輔警,決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空話,他們用實際行動,踏踏實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闖王鎮汪家畈村汪延安老人是一位退伍老兵,唯一的女兒早年出嫁在外地,平時老人獨自一人居住,因為腿有點殘疾,加之又上了年紀,行動不是方便。
汪逾坤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老人的窘況成了他額外操心的大事。
“老人不缺錢,缺的是陪伴。”7日早上,汪逾坤照例又起了個早,到鎮上幫老人買回米面,並叮囑老人要注意防電防火,注意安全,“有時也陪老人說說話、解解悶。”
久而久之,老人感覺汪逾坤十分可親,對其十分信任依賴,見人就夸他“是好人!是黨的好干部!”。
燕廈鄉地處鄂贛兩省三縣交界位置,這裡環境優美,民風淳朴。
該鄉甘港村三組現年57歲的王定理是一位殘疾人,小時候因為一場意外,致使雙腳不能行走,躺臥在床。長期以來,因為戶口無法與家人分戶,享受不了國家相關政策。
駐村輔警王定壽跑前跑后反映情況,派出所民警幫忙辦好分戶手續,將新戶口本送到王定理手上。“多虧了定壽,讓我享受到政府救助,緩解了治病壓力,解決了我多年的一塊心病。”
把村民眼前的事情辦好,把群眾身邊的好事辦實,全力為村民群眾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這是全體駐村輔警的工作職責,也是大家共同的承諾。
近年以來,該縣公安機關始終注重引導全縣駐村輔警,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把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風向標,把群眾的憂慮作為農村警務工作的重點,把群眾的滿意作為價值追求,從群眾身邊微不足道的小事、難事、煩心事入手,全力為群眾提供各種貼心服務,服務了民生,溫暖了民心,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
近年來,該縣在全省“一感一度一率一評價”測評中,各項測評數據大幅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明顯增強。
“‘一村一輔’警務,有效破解了農村地區的警務難題,深化了鄉村平安建設,推進了新時代鄉村振興,是新時期農村基層治理的一次生動實踐。”該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劉暢表示。(柯國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