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能力持續增強——
基層診療量佔比保持在50%以上
本報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白劍峰)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進展成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司司長聶春雷介紹,10年來,我國加大基層資金投入,加強基層機構建設,健全基層運行機制,創新基層服務模式,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續提高,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絡不斷健全。截至2021年底,建有各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近98萬個,衛生人員超過440萬人,實現街道、社區,鄉鎮、村屯全覆蓋。第六次衛生服務統計調查顯示,90%的家庭15分鐘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持續增強。開展社區醫院建設,基層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設施設備提檔升級,服務環境更加溫馨,基層診療量佔比長期保持在50%以上。
基層運行新機制更加完善。堅持政府主導,推動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取消藥品加成,健全基本公共衛生補助、基本藥物補助等多渠道補償機制,有效化解基層機構歷史債務,將符合條件的基層機構全部納入醫保定點范圍,群眾到基層看病實惠多、費用低。
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夯實。基層機構開展的項目從10類擴展至12類,每年為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重點疾病患者和0—6歲兒童、孕產婦、65歲及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10多億人次的健康管理服務。推動成立32萬個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創新發展。截至2021年底,已基本實現所有地市和縣(市、區)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超過42萬個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居民特別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包括長期處方、上門服務等在內的醫療衛生服務。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推開。在800多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實行醫保打包付費,推動資源下沉,促進醫防融合。在引導醫共體提升醫療能力的同時,將更多工作轉向疾病預防,縣域內住院人次佔比和居民醫保報銷比例穩步提高。加強遠程醫療和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服務同質。
出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標准。至2021年底,已經累計有2.3萬家基層機構達到服務能力基本標准和推薦標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為基礎建設社區醫院,出台社區醫院基本標准和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要點。截至2021年底,累計建成社區醫院超過2600家。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5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