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國建設闊步前行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中國建設闊步前行,譜寫了“中國之治”新篇章,開辟了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與實踐的新境界: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全面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取得重大進展,法治領域改革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向前推進,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進一步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通過!”
2021年3月11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掌聲經久不息。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其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引人注目,“法治”,是這份中國行動指南的一個關鍵詞。
“我們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堅定不移厲行法治,一個重要意圖就是為子孫萬代計、為長遠發展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法治對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科學把握中國法治發展內在規律,為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提供思想指針。
法者,治之端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有力推進。
2012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明確提出“要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一系列重要工作,在黨的歷史上產生了許多具有重要標志意義的“第一次”。
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習近平總書記對決定稿作了說明並發表重要講話。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專題研究、專門部署全面依法治國的中央全會,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2018年8月,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這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次設立這樣的機構。
2020年11月,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1年10月,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召開,這在黨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
全面系統研究解決全面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中國宏偉藍圖更加清晰。
到2025年,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體制機制更加健全,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基本形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后,《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密集出台,勾勒出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施工表”“路線圖”,法治中國建設行穩致遠有了具體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
濫用網絡軌跡、大數據“殺熟”……如何保護好個人信息,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2021年8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法律在理性中體現著溫度。翻閱這部法律,共8章74條,諸多條文設置直指現實生活中個人信息被泄露、個人權益被侵犯的頑疾、痛點,回應了社會公眾的關切,反映時代應有的價值追求。
科學完備、統一權威的法律規范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制度基礎。
編纂完成了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民法典。國家安全、衛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統領性法律相繼制定出台,生態環境、教育科技等重要領域的法律進行了系統全面修訂,網絡信息、生物安全等新興領域立法取得突破,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統籌推進,涉外領域立法不斷加強……我國立法形式更加豐富多樣,統籌運用立改廢釋纂,發揮其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糾正歷史遺留的冤錯案件,司法力量集中到辦案一線,實現“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司法機關面貌一新,公正高效權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完備﹔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著力解決執法不嚴格、不規范、不文明、不透明等問題,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法律規范體系更加完備,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法治實施體系更加高效,讓公平正義更加可觸可感﹔法治監督體系更加嚴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法治保障體系更加有力,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人才、科技等重要支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為黨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法治的引領、規范和保障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以法治固根本——
2018年3月17日上午,人民大會堂迎來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首次國家領導人憲法宣誓。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努力奮斗!”
錚錚誓言,以上率下,展現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堅定意志。
建立憲法宣誓制度,設立國家憲法日﹔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構成落實憲法規定的國家象征與標志重要制度﹔全國人大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修改,鞏固國家根本政治制度﹔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確保香港長治久安和長期繁榮穩定。“中國之治”的基石更加鞏固。
以法治穩預期——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堅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各類市場主體的競爭環境更加優良。十年來,我國依法查處壟斷案件794件,不正當競爭案件23.4萬件,審結經營者集中案3822件,及時預防和制止平台經濟、醫藥、公用事業等領域的競爭違法行為,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審查政策文件468萬件,糾正廢止排除限制競爭的5.3萬件,有力促進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營造各類所有制、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依法保護創新創造,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之路。2013年以來,制定懲罰性賠償等21件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和12項司法政策,集中發布一批典型案例,依法制裁惡意侵權,營造了開放、公平、公正的科技發展環境。
實施外商投資法,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等。用法治穩定預期,我國經濟發展更加健康有序。
以法治利長遠——
保駕護航生態文明建設。出台“史上最嚴”環境保護法,制定修改長江保護法、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重要法律法規﹔開展生態環保督察,及時糾正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建立環境資源審判專門機構,開展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益訴訟,筑牢生態文明司法屏障……法治守護綠水青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助推社會風清氣正。旗幟鮮明鼓勵見義勇為,推動形成尊崇英烈的良好社會氛圍,依法保護正當防衛,依法懲戒失信行為等。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法治與德治更深地交融交匯,樹立了社會良好風尚,也樹牢了全社會的法治信仰。
世紀征程,波瀾壯闊﹔千秋偉業,浩蕩前行。在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學指引下,億萬人民的法治信仰日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廣,法治中國建設闊步前行。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1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