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需防溫燥(中醫養生)
2022年09月09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秋風舒爽,相比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秋天是一個舒適宜人的季節。但“燥”作為秋天的主氣,隨時可能侵犯人體。
燥邪常見於秋季或氣候干燥的環境中。初秋,暑氣未散,溫熱猶在,燥邪與溫熱之氣相合,表現為溫燥﹔時至深秋,冬季臨近,寒氣漸起,燥邪與寒邪相結合,又會表現為涼燥。
溫燥因與溫熱之邪相合,極易傷人津液。一旦侵犯人體,臨床表現為口鼻干燥,干咳少痰,氣逆而喘,咽干喜飲,皮毛不榮等陰津耗損不足之象,甚至可以傷及血絡,出現咳血、肢體痿廢等危重症。
中醫針對燥邪犯肺,一方面要“潤”,即補充津液,滋陰潤肺,常用的中藥如沙參、麥冬、天冬、梨皮、銀耳等﹔另一方面還要“宣”,即宣通氣機,宣散邪氣,常用中藥包括紫蘇葉、桑葉、桔梗、枳殼、前胡等,另外還多配合陳皮、苦杏仁等降氣化痰之品。從預防角度來說,在秋季來臨之時,可以適當食用銀耳、蜂蜜、蓮藕、秋梨等滋陰潤肺之品,以養陰生津,防燥邪犯肺。另外,還要顧護脾胃,食用懷山藥等肺脾同補的食物,以培土生金。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9日 19 版)
(責編:周雯、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