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市鄂城區紀委監委:“查誣”“澄清”相結合 保護干部促擔當

“沒想到這麼快就查清楚了,感謝組織為我澄清正名,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我一定繼續履職盡責,不辜負組織和群眾的信任。”澄清正名會后,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激動地說。
這樣的情況在鄂城區並不是個例。今年4月以來,湖北省鄂城區紀委監委積極開展澄清正名工作和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專項行動,精准研判涉嫌錯告誣告的檢舉控告件,並靈活採取不同方式,為24名黨員干部澄清正名,讓擔當干事者消除顧慮、輕裝前進。
精准研判評估 一道“質檢關”增強澄清正名底氣
“經調查,這件實名舉報件反映問題不屬實,建議以會議澄清方式予以澄清正名。”今年年初,鄂城區紀委監委收到群眾實名舉報,反映該區城鄉居民養老局工作人員馮某違規參與企業經營,長期不在工作崗位,每天上班打卡后就外出喝茶打牌的問題。該區紀委監委迅速啟動核查程序,採取調取文件、查閱資料、實地走訪、個別談話等措施,認真核查反映問題。經過核查,反映的問題均不屬實,承辦部門遂提出予以澄清建議。
查處誣告陷害、啟動澄清正名,精准研判是第一步。鄂城區紀委監委在嚴准細實核查基礎上,建立失實檢舉控告綜合評估機制,承辦部門在信訪件辦結的同時提出是否予以澄清的建議,並經信訪案管室負責人、審理室負責人、分管領導、分管副書記層層審核后再報主要領導審批,既復核舉報事實,也復核調查認定程序,確保事實清楚、証據確鑿、認定准確、程序合規。審查評估不合適的一律不予澄清。
“嚴格把控澄清標准,是對澄清對象負責,更是對澄清事實負責。做好審核把關工作,用真憑實據來說話,確保每一起澄清案例都經得起檢驗。”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規范澄清正名 一顆“定心丸”激活干事創業動力
“有組織替我‘撐腰’,我干事的底氣更足了,更能一心一意為村民謀福利了。”8月20日這天,該區樊口街道周鋪村書記周某某深感如釋重負。
此前,曾有人舉報周某某霸佔樊口街道周鋪村13組邵家墳山建設公墓營利的問題。經核查,建設公墓營收均歸周鋪村集體所有,信訪反映問題不屬實。鄂城區紀委監委在周鋪村召開信訪舉報“陽光反饋”現場會,組織樊口街道干部、周鋪村“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32人參加,公開說明調查情況,為周某某澄清正名,並借此機會進行普紀普法宣傳。
為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鄂城區紀委監委健全完善澄清正名工作制度機制,印發《關於開展不實信訪舉報澄清正名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不實舉報澄清正名工作的通知》,明確澄清正名工作的主要原則、程序流程、實施要求,建立評估、審核、實施工作機制,不斷推動澄清正名工作規范化、常態化。
“為呈現最好的澄清效果,我們綜合考慮問題類型、影響程度范圍、澄清對象本人意願等因素,精准選擇澄清方式,最大程度上幫助黨員干部消除影響、輕裝上陣。”鄂城區紀委監委信訪室負責人表示。
打擊誣告陷害 一把“正義劍”維護信訪舉報秩序
“根據紀委移送的涉嫌誣告陷害有關線索,經核查屬實,現對你進行批評教育……”近期,鄂城區查處一起誣告行為,汀祖鎮派出所向誣告人甘某某當面反饋調查核實結果,對誣告行為進行處理。
誣告陷害行為破壞政治生態、污染社會風氣、擾亂信訪舉報秩序,必須嚴肅查處。鄂城區紀委監委堅持對誣告陷害零容忍,建立初步處置、會商研判、分類移交、結果反饋等工作機制。在綜合研判的基礎上,既將核查情況向反映人進行反饋,又將誣告陷害相關線索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告誡反映人通過合法合規途徑如實反映真實問題,提供事實証據材料,不得憑空誣告他人,不得擾亂公共秩序,亮明為干事者撐腰、向誣告者亮劍的鮮明態度。
宣傳引導依法檢舉是有效遏制不實信訪舉報的一劑“良藥”。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后,該區紀委監委還充分利用下訪接訪約訪、微信公眾號、專題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典型案例,引導群眾依紀依法、公正理性、實事求是反映問題,努力營造良好信訪舉報秩序。截至目前,該區涉紀信訪總量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6%。
“隻要黨員干部忠誠為黨、一心為民,依規依紀依法開展工作,黨組織就是堅強后盾。我們將繼續開展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專項行動,精准規范開展澄清正名,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該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曹詩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