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觀察】高水平對外開放添新引擎 “武漢服務”有力支撐高質量發展
累計與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先后獲批4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5個特色服務出口基地,設立外資企業7578家,以研發和信息服務為代表的高技術服務業成為外資主要增長點……
近年來,“武漢服務”大力提升能級,交出亮眼“成績單”。隨著武漢獲批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服務業對外開放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獲“國字號”綜合試點
12月20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於同意在沈陽等6個城市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的批復》,其中,武漢市入選。此次,是該項試點首次在地市級落地。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至今已開展了7年的持續創新探索,形成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慶等省市“1+4”示范試點格局,向全國推廣了7批35項經驗案例。
按照相關要求,各試點城市要開展差異化探索,在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武漢將著力深化服務業對內對外多領域、深層次開放,結合優勢條件,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國家戰略。”武漢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將推出一批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的試點舉措,增強服務業支撐武漢高質量發展功能,為全國服務業的開放、創新發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服務業產業規模持續增長
一直以來,武漢市十分重視服務業發展。在政策支持方面,12月初,武漢啟動2022年市服務業領軍企業認定申報工作,對認定為市服務業領軍企業的,除了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外,還將獲得優先推薦中央、省預算內投資資金支持等。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武漢市服務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比重已超過60%,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基本穩定,服務業已成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動能。
《武漢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將重點推進商貿、物流、金融等三大支柱產業轉型升級,軟件信息、設計服務、科技服務、商務服務等四大制造服務業發展壯大,文創、旅游、健康、教育、家政等五大生活性服務業提質擴容,加快建設國家商貿物流中心、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內陸服務業開放高地。力爭到2025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邁上1.5萬億新台階,佔GDP比重提升至62%。
書寫對外開放時代篇章
為推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促進服務業和服務貿易轉型升級,助力加快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作為試點城市的武漢在全國率先印發《關於推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中國武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武漢大學科技園、傳神語聯網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相繼入選國家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目前,武漢市國家級出口基地數量達到5家,居副省級及以上城市前列。其中,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2021年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24.7%﹔實現文化服務進出口額28.1億元,同比增長13%。
2021年,武漢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出口貿易額達4083萬美元,服務范圍涵蓋新加坡、菲律賓、德國、法國等39個國家(地區)。
十年來,武漢外貿主體從1802家發展到3656家,實現翻番。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從不足5億美元提升至43億美元,服務貿易發展規模居中部首位,佔全省比重超過80%。
不久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擴大市場准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武漢獲批開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將有利於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