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山西右玉縣林業局——

讓塞上綠洲更秀美(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

本報記者 喬 棟
2022年12月30日07: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冬月的頭幾天,地處山西省西北角的朔州市右玉縣,迎來一場寒潮,最低氣溫降到零下25攝氏度。

  右玉縣林業局辦公室裡,幾名工作人員圍在退化林改造圖前討論正酣,技術員趙守忠則趴在電腦前,給作業圖斑逐個編號。

  經過70多年的綠色接力,人工造林近170萬畝,治理沙化土地200多萬畝,右玉從曾經風沙成患的不毛之地,變成如今林木綠化率達57%的塞上綠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林業工作者重任在肩。”右玉縣林業局局長劉佔彪說,“目前右玉的宜林荒山已經基本綠化,我們將堅持系統觀念,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全面提升生態服務功能,讓塞上綠洲更秀美。”

  人防技防並舉,更好守護森林

  “老孫,牛羊沒有上山吧?”看到護林員孫志剛,右玉縣林業局森林資源保護巡查隊隊長馬有春遠遠打著招呼。“放心吧,圍欄都好著呢!”孫志剛裹了裹棉服。每天,護林員們到了自己的“責任田”,就在手機應用上簽到,隨后將林區情況拍照上傳。

  “這麼大的林地面積,僅靠我們巡查隊幾個人巡護,難免出紕漏。”馬有春介紹,近些年,右玉縣相繼選聘900多人組成護林員隊伍,通過手機應用、攝像頭覆蓋,加大管理和巡查力度,牲畜毀林等情況大為減少。

  護林設施裝備也有提升。走在山上,每隔一段距離便出現一所“小紅房”,這是2021年以來建的,以便護林員遮風避雨。

  護林員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后備箱裡,裝著鐵鍬等。“現在,我們林業局不光有護林員和森林資源保護巡查隊伍,還有一支森林公安隊伍。”劉佔彪說,這些年,右玉縣推行了縣鄉村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林長制,並在林業局建立起3支成熟的護林隊伍,形成了從線索發現到執法處置的護林流程。

  伴著車上喇叭“護林防火”的宣傳聲,馬有春將車開上了五道嶺。站在最高處,環顧四周,目及之處皆是樟子鬆與油鬆。這裡也因此有了很動聽的名字——鬆濤園。

  走進鬆濤園,見到很多沙棘樹以及樹上挂著的“小白房”,約足球般大小。往裡一瞧,被粘住的黑色虫子動彈不得。“這是沙棘木蠹蛾。通過雌性氣味誘捕的方式,降低了虫害。”正在林間收集虫害情況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股負責人郝志鵬告訴記者,近年來,在傳統的人防基礎上,右玉縣林業局將技防應用提升,“我們根據虫害特點,綜合運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將全縣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

  堅持系統治理,綠化提質增效

  清晨,沿著已凍成冰河的蒼頭河行進,一會兒便進入濕地公園。即便是冬季,仍能清晰看出層次分明的林木:遠處挺立著樟子鬆與油鬆,呈現大片墨綠色﹔中間的檸條與落葉鬆,枝杈伸向天空﹔近岸,枯灰的沙棘林裡,一串串色彩飽滿的黃色沙棘果,讓人眼前一亮。

  這層次立體、搭配豐富的林木,令趙守忠頗感欣慰。“這塊區域,山水林田湖草各種要素齊全。”他說,“在右玉育苗殊為不易。我們多年重點關注的是樹能不能種下去、種下去能不能成活。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右玉的造林綠化處在‘上規模’階段。”

  如今,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右玉的綠化,已從以前的單一種樹轉向林業綜合生態治理。在蒼頭河濕地恢復治理中,採用了喬灌草立體栽植模式,科學種植山桃、山杏、樟子鬆等10多個品種。

  同行的林業局工作人員楊峰華從手機裡翻出兩張對比圖片:幾年前,蒼頭河濕地公園植被稀疏、品種單一﹔現在,蒼頭河的夏天變得花紅柳綠、五彩斑斕。“實踐証明,這樣搭配,不僅景觀更加好看,涵養生態的效果也更顯著,水質常年保持在Ⅲ類以上。”楊峰華說。

  現在的右玉林業人,更加注重對建成林的挖潛增效。“一是對五六十年前種下的以‘小老楊’為代表的退化林,逐步以樟子鬆、雲杉等樹種補植替代﹔二是對以檸條為代表的低效林,補種沙棘等經濟林,完善種植結構。”趙守忠說。

  過右衛古城朝著東北方向駛去,很快便到了李達窯鄉馬頭山腳下。眼前的一行行檸條地間,2022年新栽的沙棘苗並不顯眼,卻孕育著來年的希望。

  “老李,今年的檸條地都改造完了嗎?”見到趙守忠,林地的主人李雲生一點都不陌生。20年前他們因“綠”相識,那時的馬頭山還是流沙肆虐之地。

  李雲生是右玉縣的綠化名人。2002年,他從駕校校長崗位辭職,回到李達窯鄉,投身這萬畝荒山綠化。當年,趙守忠一次次爬上馬頭山,幫李雲生作規劃:“溝底種杏樹,陰坡栽油鬆,梁上建個小苗圃,你這將來就是個‘綠色銀行’。”如今,規劃都已變成現實。

  與李雲生並肩緩步上坡,趙守忠繼續幫李雲生作著規劃:“低效林改造,就從你這兒開始,給大伙兒做個示范。”

  趙守忠介紹,按照規劃,右玉縣將於2023年完成低效林改造8000畝,未來5年計劃改造12萬畝低效林、退化林。

  補短板強弱項,壯大綠色產業

  “沙棘雄株不長果實,因此栽種時要牢記8︰1的雌雄配比,同時注意1米間距,方便日后管理……”這天,右玉縣沙棘研究所所長曹滿受縣林業局委托,給兩家沙棘造林專業合作社開展培訓。

  沙棘種植在右玉歷史悠久,在近幾年的綠化造林中,沙棘成為主力樹種,栽植面積已達28萬畝。全縣孵化出12家沙棘加工企業,形成億元產業。同時,產業短板也開始突顯:非標准化種植的沙棘林,雄株比例偏高,管護不及時,導致產果量少﹔沙棘企業加工方式較為粗放,產業附加值不高。

  為此,近兩年,右玉縣林業局不斷推廣沙棘標准化種植,同時協助對接縣沙棘研究所、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為企業沙棘產品多樣化轉型、營養成分檢測等提供幫助。

  步入沙棘加工企業集中的梁威工業園區,許多果農開著農用車,滿載著沙棘枝駛入各家工廠。在山西獻果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翟慎霞介紹:“去年右玉縣主辦的右玉沙棘研討會,為我們對接上下游市場開闊了思路。從今年開始,林業局還在蒼頭河兩岸推廣標准化栽種沙棘,以后的沙棘果原料就不愁了。”

  在劉佔彪的辦公桌上,一份《右玉縣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放在一摞材料的最上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劉佔彪說,“我們將堅持生態立縣,大力推動苗圃種植、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發展,讓綠色資產更多惠及群眾。”

  從右衛古城東門直行2裡地,來到右玉縣國營苗圃。從這培育的優質苗木,不僅在右玉各地生根發芽,還銷往內蒙古、河北等地,年銷量30多萬株。

  記者到達時,正好遇到李達窯鄉的趙梓來找苗圃中心主任趙寶平。“樟子鬆苗這兩年價格有點低,你了解市場,給我支支招,哪些樹種現在更受歡迎?”趙梓開門見山。

  趙梓在李達窯鄉牽頭成立育苗合作社,建了佔地150畝的自營苗圃,主要培育油鬆、樟子鬆和雲杉。“我常來這裡學習,了解最新育苗技術和市場動向。”趙梓說,這幾年,光靠培育油鬆苗,社員年均收入超過2萬元。在趙寶平等林業人的努力與帶動下,右玉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育苗基地,培育各種苗木5萬多畝。

  “如今的右玉是天然‘碳庫’。”劉佔彪說,最近,右玉整合了40.49萬畝的碳中和示范林,並積極推動第一筆“生態林折算成碳減排量”進行交易,“我們將繼續積極探索林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讓老百姓分享更多的生態紅利。”


  《 人民日報 》( 2022年12月30日 01 版)
(責編:張沛、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