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錦社區:建台賬、發手冊、組醫療隊筑牢居民“防護網”

乘坐公共交通不用掃碼、取消全員核酸……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武漢市民的生活正悄然發生著變化。作為城市最小細胞的社區,最能感知居民生活的變化。最近一段時間,社區網格員都在忙什麼?居民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防疫重點發生了哪些變化?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了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華錦社區,探防疫優化調整后的基層治理。
建立大小台賬 構筑居民“防護網”
“李阿姨,今天身體怎麼樣,生活上有沒有需要幫忙的?”“李叔叔,今天胃口還可以嗎,有什麼想吃的我給你送過去……”每天上午,社區網格員馬宏偉的電話“敲門”准時到來。除了電話“敲門”,對於未接電話的老人,馬宏偉還會通過樓下按門鈴、上門探望的方式“敲門”,確認老人是否身體健康。
隨著湖北開展關愛重點人群“敲門行動”,建立常態化探訪關愛服務機制,這段時間,“敲門”成了社區網格員的工作日常。
“我需要退燒藥。”在2022年12月26日的每日“敲門”行動中,社區居民李祖娣焦急地對馬宏偉說。
李祖娣患有嚴重腎病,女兒也身有殘疾。得知李祖娣女兒抗原檢測陽性沒有備藥,馬宏偉及時送去了社區准備的“健康防疫包”,裡面有口罩、退燒藥、抗原檢測試劑。“你們這個健康防疫包真的是雪中送炭啊!”
健康防疫包。華錦社區供圖
馬宏偉是華錦社區第四網格的網格員,他的管轄范圍有8棟樓,700多名居民。“我管轄的范圍裡有28個殘疾人,重症的有7人,低保的有12人。我們社區網格員把信息收集起來,幫助我們整個社區形成了一個匯總的大台賬。”
在社區的大台賬裡,每位居民的狀況都根據社區醫院的健康評估標准,被標注為紅、黃、綠三色,不管是用藥還是就醫,社區都會提供針對性的服務。
華錦社區黨委書記周林介紹,紅色表示重點人群是基礎疾病不是很穩定的80歲以上的老人﹔黃色表示次重點人群是基礎疾病比較穩定的80歲以下的居民,包括未接種疫苗的居民﹔綠色是屬於一般人群。
目前,“紅黃綠”台賬在武漢市南湖街道的6個社區都已投入使用。
居家康復適用手冊。人民網 張雋攝
編發《居家康復實用手冊》 做健康第一責任人
“我發燒了,該怎麼辦?”“我自測抗原陽性,需要隔離嗎?”一大早,華錦社區的熱線電話就響個不停,大部分都是居民打來的詢問電話。
“措施調整前,陽性感染者是需要隔離的。新十條發布后,陽性感染者不需要隔離了,居民詢問最多的就是如果出現了新冠肺炎疑似症狀,或是通過抗原檢測發現是陽性,接下來該怎麼辦?”周林對記者說。
為幫助和指導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康復期間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華錦社區從權威媒體、部門等渠道收集科學信息,編印了《居家康復實用手冊》,向居民普及新冠病毒防治知識。
《居家康復實用手冊》內頁。人民網 張雋攝
記者看到,《居家康復實用手冊》共有30多頁,通過對新冠病毒尤其是本輪疫情主要毒株奧密克戎BF.7變異株特性的介紹,並從“居家康復、生活事項、診療事項、抗原自測、緊急就醫”等方面,以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普通居民介紹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類情況應該如何處置防范,非常貼近生活。手冊最后還附有91家社區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商戶的聯系方式,居民可以直接打電話訂購物資。
組織睦鄰醫療隊 線上答疑解惑
“感冒藥有退熱成分,不要和布洛芬一起吃,退燒藥使用要間隔4到6個小時……”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道華錦社區華錦花園小區樓棟群裡,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ICU護士長蔡莉萍又開始了一天的答疑解惑。
被奧密克戎感染后,一些居民往往不知道該如何用藥。華錦社區成立了一支由居住在社區的醫護人員組成的睦鄰醫療志願服務隊,深入樓棟群,線上助力疫情防控,給居民答疑解惑。蔡莉萍就是華錦社區睦鄰醫療隊的志願者之一。疫情發生以來,她常利用閑暇時間參與社區疫情防控、醫療知識普及和義診等工作。
醫療志願隊在小區群在線答疑。受訪者供圖
像蔡利萍這樣把自身專業優勢充分用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睦鄰醫療志願者還有不少。武漢市第三醫院急診科醫生周斌常在虹頂家園小區樓棟群轉發人民日報、武漢市應急管理局等權威媒體或機構發布的防疫指引﹔金銀潭醫院謝學磊醫生常在華錦花園小區樓棟群分享用藥提醒﹔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湯冬玲醫生經常教授居民如何進行抗原檢測。
武漢金銀潭醫院醫生吳文娟進行網上直播答疑。受訪者供圖
“奧密克戎並不可怕,如果出現症狀,大家不要有心理壓力,要積極科學面對……”12月15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醫學科主任吳文娟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新冠肺炎病毒特點、預防及救治等多方面知識,同時分享了臨床救治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案例,加深了大家對奧密克戎的理解和科學認知。“原定於四十分鐘的講座,因為提問居民太多,延遲了半個多小時。”周林對記者說。
與此同時,社區還搭建起居民與轄區醫療機構溝通的平台,邀請轄區醫療機構的醫生加入小區居民微信群,定期進行健康知識科普,及時回復居民關切。
一次次暖心的“敲門”,一條條詳細的台賬,一本圖文並茂的《居家康復實用手冊》,一場科學的線上答疑,武漢南湖華錦社區為居民健康構筑起了堅實的“防護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