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梅:三產融合發力奏出生態田園交響曲

看野生動物、體驗採摘樂趣、嘗農家菜……1月14日,春節臨近又逢周末,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杉木鄉某田園游客如潮,眾多游客來此享受著遠離喧囂都市的恬靜與歡樂。
“這裡曾經一片荒蕪,放眼望去全是荊棘雜樹,而且交通不便,是黃梅有名的‘空心村’和貧困村。”據介紹,在華中農業大學技術指導下,把這裡全部種上林果特,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這裡已經成為了一處綠色寶藏。
種上林果特,荒山變成寶。近年來,該田園先后建起了5000畝茶葉基地、5000畝木(山茶油)基地、5000畝花卉苗木精品果特色基地,三大基地輻射帶動了杉木、停前兩個鄉鎮11個行政村的脫貧人口1500余人就業。
為了提高種植產品的附加值,該田園二產也在悄然跟進,園內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加工廠房,引入茶葉和農特產品先進生產線6條。
“黃梅縣是黃梅戲的發源地,我們利用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申請了邢繡娘、邢繡娘生態等品牌的注冊商標。”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通過加工生產的邢繡娘牌荷葉茶、黃金茶、白茶、元宵茶、杯茶等產品全部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証,產品暢銷湖北,遠銷北京、上海、成都、蘭州等城市,去年僅茶葉銷售就達到2600多萬元。
繡娘田園鳥瞰圖。
游客在鄂東動物王國看動物表演。
園區內鄂東動物王國、繡娘集市、親子樂園等景點營業,未來將形成農業產業與旅游、研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做優“一產”,做強“二產”,更要做興“三產”。在稻田中就餐說豐年,在田埂邊的火車上聽取蛙聲一片……黃梅大河鎮永安水庫壩下的某稻田,憑借美學場景打造力、品牌流量運營力,成為聲名遠揚的網紅打卡地。千元一晚的鄉野民宿,一到周末就一房難求。
袁夫稻田。
“日子緩緩,生活很‘田’,我們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証明,農業也可以變得精致。”該稻田創始人說,通過提高這片土地上的農業體驗感,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為傳統農業注入不一樣的血液。他的夢想,是讓一畝田的收益達到十幾萬元。
不用化肥、不用農藥的袁夫大米,深受市場歡迎。該稻田推出鮮米酪,上市4個月賣出300萬元。大米的附加值成倍提升。
袁夫稻田。
如今,該稻田集生態種植、大米生產、觀光游覽、火車餐飲、度假民宿等為一體,成為黃梅三產融合的典范。(文/圖 吳慕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