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以政策精准化服務擴內需(記者手記)

涵 銘
2023年06月05日07: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宏觀政策靠前協同發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於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筆者近期到分處東、中、西區域的3個省份調研,從車間到田野,從數字到實效,充分感受到了各類經營主體努力向上生長的勁頭。

  進一步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挑戰。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更好服務於擴大內需這個當前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基層一線的實踐,給出了一些啟示。

  瞄准擴大內需新增長點,加強政策供給。2022年,相關部門出台規定,明確了輕型牽引挂車這一類車型定義及所需C6駕駛資質,這意味著,人們想要體驗房車,不必全都購買一體式房車,擁有符合標准的普通私家車和相應駕照,加挂拖車即可。就是這個政策,讓生產挂拽拖車連杆零件“球頸接臂”的湖北省宜都市仝鑫精密鍛造有限公司,去年至今效益倍增。眼下,在地方財政、金融信貸政策支持下,這家企業正建設新產業園,擴產能、上台階。可見,在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的過程中,政策供給的改革創新至為關鍵。梳理我們的“供給側”,看看還有哪些像小拖車般等待“上路”的需求,財稅政策可加力予以釋放。

  圍繞新動能發力重點,強化政策驅動。人才是第一資源,跑出創新加速度、增強發展新動能,需要更好激發科研院所和企業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目前,對科技人才的稅收優惠政策,有遞延、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等方式。調研過程中,不少專業人士也提議,加大對高科技人才的稅優力度,與近年來完善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優政策等形成呼應,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科學研判風險點,提升政策協同性。把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拉動民間投資,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建設公共服務設施,以財政貼息、擔保撬動銀行信貸……從調研看,目前一些地方都注重通過加強財政與金融、產業、科技等政策聯動,放大財政資金的杠杆效應。對此,要健全協同監管機制,強化資產負債約束。擴投資、上項目必須滿足高質量發展要求,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兼顧短、中、長期經濟和社會效益,做到科學協同。要杜絕“一哄而上”或“一哄而散”的非理性投資沖動,避免在部分行業形成新的閑置資產和過剩產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5日 18 版)

(責編:張沛、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