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杀猪宰羊赶场子——

屈原故里年味浓,乡村振兴好风景

【查看原图】
屈原故里年味浓,乡村振兴好风景【8】
屈原故里年味浓,乡村振兴好风景【8】

元旦刚过,飘着香味的腊八节便赶趟儿而至。

1月2日(腊月初八),“2020屈原故里赶场子·新春场会”在湖北宜昌秭归县举行。100多个商家入驻,成千上万名游客、群众涌入屈原故里景区门口的南门广场,在传统民俗“赶场子”中重温岁月记忆,唤起浓浓乡愁。

赶场子,是一种类似赶集市的群众活动,在特定的日子,人们通过赶场子交换、买卖物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种类的丰富,买卖交易不再需要择日而动,赶场子活动早已成为一种历史文化记忆。

为了重拾传统民俗文化,丰富乡村振兴文化内涵,秭归县围绕“年”文化策划了系列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创意大戏:从腊八节的“赶场子”,到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新春庙会”,传统“年味”十足,创意“网红元素”不断,将满足老、中、青、少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

1月2日上午9时许,鼓锣齐鸣,龙飞狮舞。人们抬着披红挂彩的猪、羊,挑着装满脐橙、柚子、腊货、陈酿老酒等农副产品的“丰收担子”列队前行。穿红着绿的民间艺人敲响九子鞭、舞起红绸子,在欢快的音乐中跳起屈乡花鼓舞。

腰鼓声声震天响,涟湘阵阵庆吉祥。龙狮巡游队伍在县城内缓缓前行,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引得市民及游客们纷纷驻足观看。上午10时左右,巡游队伍来到南门广场,人们纷纷跟着涌入。

开阔的广场上,上百户商家聚成一个庞大集市。集市一侧的舞台旁,一担担鲜果、一篮篮鲜花烘托出节日喜庆氛围,龙腾狮跃、莲湘声声,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吉时吉分,金锣开鸣,一缸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腊八粥推上前来,市民、客商与游客共同品尝这寓意美好的节庆食品。

“赶场子啰!”一声哟喝,围观的群众纷纷散到集市抢购年货。黑猪肉、黄牛肉、土鸡、腊肠、古法红糖、鲜食腐乳……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大家移不动脚步。橘颂居委会的谢奶奶采购了一大包年货,高兴地说:“真方便!以前要往村里跑,才能买到这么地道的农产品,现在在家门口赶场子,又尝到了几十年前的味道。”

梅家河乡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玉琳带来了椿天盐菜、豆腐乳等产品。宋玉琳是梅家河乡三掌坪村青年产业带头人,她带领村民们发展香椿产业,通过农产品深加工、网络销售农副产品等方式,带领周边200多户村民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村里处处都是宝,以前缺乏销售平台,群众的优质农产品喂了猪、肥了地,就是没变成钱。”宋玉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村民打开销售市场,把农产品销到了全国各地。这次把产品带到“赶场子”会场,让更多秭归人更加方便地购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也让梅家河乡“老乡经济”收益更佳。

一位山东游客在海峰甘蔗古法红糖展位上一下子购买了3200多元的产品。海峰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将“甜蜜产业”做大做强的返乡创业青年马尚海在梅家河乡王家坡村带领乡亲种植甘蔗,年产值达到120多万元,带领32个贫困户户平增收3000多元。

秭归荣聚野鸡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向长江带来的珍珠鸡引得大家纷纷围观、抢购。向长江养殖非州野鸡、土鸡、七彩山鸡等特色家禽, 年出栏6000多只 ,带动扶贫户、残疾人60多户发展产业致富,户平增收4000元左右,

“赶场子”赶出了秭归县乡村振兴活力。许多对秭归散养家禽、土特产品情有独钟的武汉、重庆、宜昌等地市民也纷纷来到秭归。年轻时曾在秭归生活过的重庆王先生带着一家人专程来秭归参加“赶场子”,感受浓浓年味、购买秭归特产。腊八节当天,“赶场子”活动迎来消费者两万余人次,销售收入达到20.8万元。

据悉,秭归县“赶场子”活动将从腊月初八持续到腊月二十,为全县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产品销售平台,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赶场子”通过重拾人民群众的岁月记忆,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市民传统节日生活,让乡村振兴呈现出最具文化魅力的美丽风景。(周华山 张海彦)

分享到:
(责编:关喜艳、张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