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响应”状态下的武汉市民生活

【查看原图】
市民张女士带宝宝在小区内游玩。郭婷婷摄
市民张女士带宝宝在小区内游玩。郭婷婷摄

5月2日,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完善并相应调整防控措施。武汉市民生活状态如何、出现哪些变化?本网记者探访武汉三镇发现,餐饮店恢复堂食、菜市场出摊、工地复工,连外卖员工作量也翻倍增加,百姓生活离全面恢复正常越来越近。

居民:3个多月来第一次带宝宝外出

5月9日上午,张绪萍经过体温检测和健康码验证后,前往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给家中9个月的宝宝打预防针。“现在出行更方便了,想赶快去给孩子补打预防针。”她家住汉阳区江城明珠社区恒大翡翠华庭,记者在该小区看到,出入口已恢复进出通道出行,有2名值守人员,分别负责体温检测、检查绿码等工作。

疫情防控期间,该小区没有确诊患者,但隔壁小区有10多名,防控压力仍然较大。“那时候家中宝宝才6个月,为了孩子安全,3个多月连楼都没下过。现在应急响应级别调低后,感觉小区封控有所放松。”张绪萍说,之前是铁栅栏封门,连地下停车场的出口都被封闭,仅留了一个出入口。想出小区,除非有复工证明。

就在上星期,小区门口的铁栅栏被拆除,外出时保安告知“从今天起,居民可以直接刷卡进出。”张绪萍第一时间在网上预约给孩子补打疫苗。五一假期期间,她还带着孩子在省内旅游了一次。从住宿到游玩都很顺利,没有因为是武汉人而受歧视。

社区周边,水果店、生鲜店、早餐店都已经开门营业。记者注意到,此前不接受进店选购的几家水果店,已经撤除店门隔断,早餐店也全部开始接受堂食。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生活正慢慢恢复正常。

菜贩子:菜市场重回露天经营

5月10日一大早,在乐万福生鲜市场内经营蔬菜生意的张娥荣,把刚从白沙洲市场批发回来的蔬菜,码到路边菜摊子上。“我是疫情好转后,全市场第一个出摊的,现在不能在室内摆摊,菜市场像十几年前一样,又变成了露天经营。”张娥荣边理货边跟记者说。

张娥荣是黄冈人,和丈夫在四新南路生鲜市场买菜。去年1月23日,市场关闭,到4月都没有重开。她请市场管理人员开了一张复工证明,才得以出小区摆摊。“疫情期间,老百姓买菜不方便,我想着出来卖菜,给大家提供一些便利。”张娥荣说。那段时间,小区居民出来得很少,生意也不好。随着疫情好转,越来越多的市场商贩加入到复工行列。为了保障安全,市场将摊位全部转到了门口的空地上。

眼下,越来越多市民大胆走出家门采购,市场也逐渐热闹起来。张娥荣还是感到有些变化变化:“现在大家都习惯一次性买很多菜,尽量减少出门次数。”

外卖骑手:订单量翻了近三倍

10日晚上,饿了么绿地广场站点外送员徐志斌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将送餐箱送回站点进行例行消毒,然后再贴上“已消毒”的标志。

“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武汉餐饮店几乎都没开门的,外卖单量也少得可怜。那时候,我们一个站点只有七八个骑手在坚持工作,一天一共也就接个四五百个单。”徐志斌说,回想当时的情况,他心里也很害怕,但如果休息了,市民想买东西就更困难了。责任感促使他咬牙坚持了下来。

他说,当时取餐,餐馆不开门;做好饭后,从窗口递出或者干脆放在门外,让骑手自己去拿。餐点送到居民区,也只能放在小区门口的无接触送货点,再给客户打电话,让他们下来取。“不夸张地说,那两个月送餐,没怎么见到人。”徐志斌笑着说。

“现在,站点单量一下子上来了,每天都有上千单,现在骑手也增加到了四十多人。去餐馆取餐,也可以进门了。送餐到小区,开始有客户要求给送上楼了。”徐志斌说。但现在小区防控还没有放开,没法进去,只能跟客户耐心解释。面对未来,徐志斌充满希望:“和去年同期相比,现在单量还是偏少,希望武汉能尽快完全恢复正常。”

农产品经营者:疫后首次参加线下展销会

5月9日, 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门口举行的农超工贸对接会上,我家的地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陈飞带着员工,布置有机蔬菜展柜。刚刚返回工作岗位的两位女员工客串了一把主播,在网上推销公司出产的有机蔬菜。

“疫情影响挺大,这几天才刚刚全员复工。”陈飞告诉记者,疫情期间,为了保供,他们花了3倍工资请了100多名工人回来维持生产。整整两个月,他们坚持给城里捐送蔬菜,承担了区里爱心菜的分拣工作,还为中心城区武昌区的34个社区配送了1000多吨蔬菜。

为了解决运力不足问题,他们紧急购买了6辆冷链车,保证第一时间将蔬菜送到市民手中。疫情缓解后,这几天公司的员工陆续全员返岗。

为了克服经营困难,陈飞带员工干起了直播带货。遇到首次线下展销活动,也积极报名参加。得知企业难处后,在展销会现场的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热情地帮忙吆喝:“请大家放心购买湖北的农产品。”

“对企业来说,要从‘危’中寻‘机’。”陈飞说,目前正积极寻求各大商超支持,畅通农产品销路。

分享到:
(责编:关喜艳、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