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重啟”首周:城市在復蘇 生活上正軌

【查看原圖】
吉慶街街頭(周雯 攝)
吉慶街街頭(周雯 攝)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20年04月14日22:16

4月8日零時,離漢通道開啟,江漢關大樓久違的鐘聲,兩江四岸重燃的璀璨燈火,喚醒了這座沉睡76天的英雄之城。武漢回來了。

“解封”整一周,對於這座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來說,人民的生活已經開始慢慢恢復。市民開始走出房間,走上街頭,過早、逛街、踏青、復工。城市的煙火氣息越來越濃,工地上熱火朝天。努力追回這“失去”的76天,讓生活在走上正軌,成為人們心之所念。

4月8日:解封——城市大動脈打通

4月8日零點,京港澳高速公路武漢西收費站,隨著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朱漢橋一句“武漢‘解封’!”包括高速公路出口在內的75個點位、288個道口的封控全部打開。在實施了76天離漢通道管制之后正式迎來“解封”。

現在場眾多媒體記者和等待出城的市民一起見証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對於下午4點就來到龔家嶺收費站口等待的徐先生來說,解封意味著,他終於可以出城去黃岡,把分隔兩個多月的妻子和孩子接回來。

而對於D9301次列車的列車長倪士賢來說,解封也意味著,他終於要復工了。為了負責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以來首趟離漢始發列車,倪士賢做了很多准備工作,包括接受了一系列崗前防疫知識和安全知識培訓。

“D9301次司機,我是本次列車長倪世賢……”拿起對講機呼叫司機開門,望著車廂內熟悉的場景,倪世賢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對於武漢動車段運用車間檢修班工長程滿來說,他為這天准備的時間更長。3月中旬以來,他就和同事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提前做好復工復產相關准備工作。不僅要對廠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還要開始為高鐵動車的重新上線做准備,在生產計劃中增加了消毒作業項目,並對動車組濾網、濾芯進行全部清洗更換,加大空調流通風量。

4月8日,武漢城門重新打開。第一輛駛離武漢的高鐵、第一架飛向遠方的航班、第一輛出城的汽車……火車、飛機、高速路口連接了與外界交通的通道,武漢在慢慢復蘇。

4月9日: 堅守——社區防控不鬆懈

“我們一定會用心用情為群眾服務,守好社區外防輸出、內防反彈的重要防線。”4月9日,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收到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后很激動。

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第二天,東湖新城社區門口,測體溫、做信息登記、掃健康碼,進出程序一樣都不能少。“我們要24小時輪流值班,全力配合社區做好管控。”對於每一個進出小區人員的信息,社區的物業經理李嘉都要認真核對。“我們是社區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門,守好了,社區工作人員壓力就小一些。”

在東湖新城社區內,小商超、水果攤正陸續開放,無疫情社區居民可以安全有序下樓活動、進出小區。雖然生活方式變了,但是防控也沒有鬆懈。

“雖然武漢已經‘解封’了,但出入小區該辦的手續一步都不能少。”社區網格員萬莉介紹,她所負責的第三網格這兩天就辦理了110多份復工卡。“從8日起,復工人員必須辦理小區出入卡,非必要出行人員需辦理通行証,每戶一周可出行2次每次2小時。”萬莉的筆記本上,詳細寫滿了每戶居民的出入需求和往返時間。

當天,社區志願者廖清芝也在黨群服務中心門口,提醒大家不聚集、幫助退休人員登記社保年審、協助居民辦理出入卡……一件件小事構成了她的工作。自3月2日加入社區志願服務以來,她一天沒有休息。

“打開城門不等於打開家門”。記者探訪社區發現。人員進出管控力度依舊,居民也自覺堅持“非必要、不外出”,積極配合管控。

“境外返區不容易,社區報到要登記。”在武漢市東西湖區二雅路一個私有房社區,出路口原本用鐵欄完全圍住,現在打開了一個僅能走人的通道,路口處的標語已更新。

“請出示通行証,掃健康碼。”當日中午,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服務業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沉干部張傳濤在小區門崗對進出居民檢錄,2月4日下沉至今,他沒有休息過一天,“沒有接到撤離通知前,要繼續站好崗、守好門,讓居民安心。”

4月10日:復蘇——重大項目集體開工

“舞台、轉播車負荷接入正常。” “ATS開關轉換正常。”

4月10日上午8點,位於經開大道與楓林路交接處的融創·首創武漢經開國際智慧生態城市項目開工現場,沌口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劉勇,再次跟保電人員確認兩台500千瓦發電車的運行狀況。

一個小時后,武漢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復工開發區(漢南區)分會場活動在此舉行。

這一天,武漢市召開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以視頻連線的方式,集中開工10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1865.7億元。主要涉及了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現代服務業等重大產業項目,也涵蓋了基礎設施、教育、公共衛生等補短板項目。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有3個,融創·首創武漢經開國際智慧生態城市項目位列其中。

“武漢按下重大項目‘重啟鍵’,我們也要開足馬力護航。”劉勇說。

在沌口供電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龔普的工作日志中,轄區用電最大負荷從剛剛封城時的100MW到如今的300MW,數字的變化預示著開發區正在全力以“復”重啟。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錯失”了76天。如何追回這“失去”的76天,成為當地政府放在首位的事情。

這一天,武漢市領導會見了復星國際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一行。郭廣昌發表微博稱,抵達武漢,想看一看珞珈山的櫻花,來一碗正宗的熱干面,吃一頓今年剛上市的油燜大蝦。

但實際上,他抵達武漢后最直觀的感受是,“感覺路上還是冷冷清清的,大家可能還是不敢出門,外地人也不敢來武漢。”

但這一切也抵擋不住企業界對武漢發展的信心。在武漢市舉辦2020年首場“雲招商”活動上,現場69個項目簽約,總金額達2451億元。

4月11日:營業——熟悉的“煙火氣“回歸

正值武漢“解封”后的首個周末。“壞了兩個月的手機,現在終於修好了。”家住武漢市東西湖區的卓先生,中午驅車來到了江漢路一家品牌手機修理店。“門口先登記,測量體溫,然后等叫號進去。“

當日,記者在該店門口看到,不少市民坐在門外擺的小板凳上,等待叫號。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給前來辦業務的市民測量體溫,安排叫號。“最近,很多顧客來修理手機,一般排隊都要等號半小時以上。”

因為疫情,很多服務和門店都“停擺”了。當日,卓先生不僅修好了手機,常逛的電玩店也開門了,“宅”在家一直想買的電子游戲卡也終於到手。“還買了豆皮和熱干面,外帶回家,武漢人的幸福都回來了。”卓先生笑著說。

江漢路的大街小巷有不少武漢美食店。當日,記者在吉慶街看到,上不少老字號美食店開業,門店最熱銷的豆皮已用打包盒一份份裝好,隻接受外帶。旁邊一家小吃店門外,市民自覺的間隔一定距離排起了隊,店裡師傅穿著防護服在炸臭豆腐。

記者發現,街頭小巷裡的美食最受歡迎。餐飲店均不接受堂食,隻能打包好帶走。大家都在餐飲店外拿著手機點單,等待叫號取餐。也有市民迫不及待的想吃上一口熱的小吃,找了人少的角落,摘下口罩品嘗。 

最美不過人間煙火味。很多作家筆下那個充滿煙火味兒和市井氣息的武漢,正在慢慢回歸。吉慶街上老字號美食店開業,街邊的小吃店也開張了,大街小巷彌漫著熟悉的熱干面“芝麻香”,手機維修點門口排起了長隊,路上的人和車輛明顯變多,熟悉的武漢慢慢回來了。

4月12日:賞春——景區迎客恢復生機

“解禁”后首個周末,春天終於來了。武漢褪去冬季的沉悶嚴肅,換上絢麗的春裝。路邊的樹都長出來綠葉,春意濃濃。路上的行人逐漸多了起來,各大景區也重新開門迎客13,一切都在慢慢恢復原狀。

在春光中“重啟”的東湖綠道,吸引了大批市民,來自全市各區的市民選擇自駕過來賞春。

景區門口,配戴口罩的市民游客掃描出示健康碼,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后才能進入。工作人員現場提醒大家,在綠道內禁止人員聚集,游客間保持一定距離,分散有序游覽。

春風裡,桃紅柳綠,繁花似錦生機勃勃。雖然戴著口罩,也沒有減少大家賞春的樂趣。不少市民帶著孩子,騎著共享單車,在綠道上欣賞湖光瀲灩綠樹成蔭,春風春意蕩漾人心。

來自漢陽區的陳麗雲全家一起到綠道游玩。“封閉了兩個多月,孩子基本都沒有出過門。現在疫情好轉,終於可以出來透透風了。”陳麗雲說,綠道空間開闊,玩的時候他們也特別小心。為了避免人群聚集,她還特意選擇了人較少的郊野道進行游覽,避開人流量較大的道路。

隨著武漢按下“重啟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黃陂區木蘭天池、木蘭雲霧山、錦裡溝、清涼寨、木蘭勝天、木蘭花鄉、花鄉茶谷等多個景區也有序恢復開放。春天的黃陂萬象更新,鮮花含苞待放,綠芽也探出梢頭,處處是美景。

黃陂區文旅局有關負責人透露,從4月8號至今,黃陂區7大景區共迎來游客共計9271人次。為了保証安全,他們要求景區做到防控機制,員工排查,設施物資,環境消殺,安全生產五個到位。對游客入園測體溫,掃綠碼,戴口罩,實名登記,確保安全有序。

大病初愈后的武漢,一切都欣欣向榮,熟悉的武漢慢慢回來了。

4月13日:復工——窗口政務服務“上工”

“等了這麼久,老人家掉了的身份証終於可以補辦了。”13日中午2點辦,家住硚口區的高先生推著輪椅上的老父親,來到了硚口區政務服務中心補辦身份証。

高先生提前三天在網上預約了當日下午2點到3點辦業務。“不到半小時就辦好了,而且新的身份証可以郵寄到家,十分方便。”

記者在該政務服務中心外看到,前來辦理業務的市民需按照類別到“稅務”“公安”等不同區域“報道”,出示預約憑証后,憑號再進入大廳內辦理。

進入政務大廳則需先掃健康碼,再通過紅外線測溫,方可進入室內。記者看到,政務大廳內各個窗口人都很少。“公安窗口”辦理戶籍和身份証業務的較為“熱門”,除了開通8個窗口辦理外,一米外還排放了一排椅子,凳子上都貼有編號,供等號的市民有序排隊休息,

工作人員介紹,政務大廳內隻允許當事人進入,陪同的家屬等原則上不得入內,避免人員聚集。“通過在大廳外對人員進行分流取號,有效地控制進入大廳內的人流量。同時,每天限制開放預約人數,有效減少人員聚集的同時,有序開放窗口為企業群眾服務。”

目前,武漢市民之家政務服務大廳、江漢區政務服務大廳、東湖高新區政務服務大廳等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已全面恢復窗口業務辦理。主推“網上辦”、非接觸審批,確需現場辦理的要預約好時間,並控制好現場人數,這是武漢市政務服務大廳重啟后的“標准動作”。

4月14日:關門——雷神山醫院患者清零

4月14日上午9時03分,雷神山醫院一號大門打開。9時42分,第一批兩輛救護車鳴笛從雷神山一號門駛出,每輛車內載有一名病人。武漢雷神山醫院內最后4位ICU危重症患者將轉運到二十余公裡外的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繼續治療。15日這裡將關門大吉。

經過 1.3萬名建筑工人日夜奮戰,2月8日,雷神山醫院完成施工建設,當晚迅速收治病人。據院方資料顯示,雷神山編設床位 1600張,設有32個隔離病區、2個ICU。

經過67天的艱苦奮戰,雷神山醫院共收治患者 2011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千余人,康復出院1900余人,三千余名醫護人員及志願者“零感染”。

雷神山醫院副院長袁玉峰介紹,最后一批轉院的病人核酸檢測全部呈陰性,他們做了咽拭子、肛拭子、鼻拭子多個部位檢測,最早的一個人6周前就轉陰了。轉院后將會進行其它基礎疾病的治療。

火神山醫院最后的病人也即將轉移至優質在綜合性醫院接受治療。

熟悉的城市回來了,武漢市民生活在“變”與“不變”中,繼續堅守前行。“變”的是出行生活更便利了,商超、銀行、餐飲店都陸續開業了,地鐵公交的士也恢復運行了,“不變”的是,疫情防控仍不能鬆懈,“口罩”還不能取,社區防控也不鬆懈。

這些都是武漢人記憶中看似平凡的一天,卻也是這幾個月來武漢最不平凡的一天。武漢慢慢恢復成記憶中的樣子,但人們絕不會忘記,給武漢帶來春天的那些人。(郭婷婷 周雯)

分享到:
(責編:周恬、張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