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家庭7名老人 20年不離不棄

胡開國:把“孝”字刻在心上

向紅梅

2020年05月14日10:14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5月12日一早,湖北省秭歸縣歸州鎮賈家店村六組村民胡開國就背著背簍,提著竹筐,拿著打杵出了門,疫情過后,他一直在替人背倫晚臍橙,早上7點下地,晚上6點收工,一天工錢280元。

母親的支氣管炎復發了,要買藥﹔父親一隻眼睛失明,另一隻眼睛得了白內障,岳父眼睛的白內障也越來越嚴重,都要入院手術﹔還有雙目失明的舅奶奶,蔬菜快吃完了……臨出門,胡開國把這些事又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這是他開出的近段時間的“贍養清單”,要一件件落實。

現年45歲的胡開國,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孝順人。他不僅對自己父母盡孝,還有舅爺爺舅奶奶、岳父岳母及妻子的奶奶等7位老人。他不厚此薄彼、不分親疏,幾十年如一日,在當地傳為佳話,因此被秭歸縣評選為道德模范。

過繼的外孫

晚上收了工,胡開國就去舅奶奶家送菜。

2002年,24歲的胡開國主動將自己“過繼”給居住在歸州鎮賈家店村六組的舅爺爺喬士元,成為了他們的“親孫子”。

喬士元老兩口膝下無兒無女,總是唉聲嘆氣,擔憂晚年生活無靠、日子淒涼。曾經,他們也抱養過幾次孩子,但因為兩老戒備、防范心理太強,且性格較為孤僻,家庭矛盾不斷,最終未能如願。

血濃於水,胡開國看出了老人的隱憂心思,更同情、心疼他們多舛的人生經歷,於是主動站出來對父母說:我去贍養舅爺爺、舅奶奶兩老吧。開始,深經世故的父親胡文孝怕隔代生活及老人的孤僻性格會讓兒子不適應、受委屈,不同意,但在胡開國的堅持下,經親戚朋友撮合,胡開國最終搬進了舅爺爺喬士元家,開始了三口之家的隔代生活。

喬家海拔在600米以下,適合種柑橘。但因老人年邁,隻種了1畝地且疏於管理,每年僅收入2000元左右。為了維持日常開銷,又能照顧兩老,胡開國就在附近打工,將所得收入悉數上繳給舅爺爺管理,避免3人離心。

胡開國侍奉老人態度溫和,輕言細語,天熱為老人買電扇、泡涼茶,天冷為老人添新衣,加棉被,每次出門回來都盡量給老人帶軟和、新穎的吃食.....一點一滴,終於軟化了兩老防范、戒備的心理,捂暖了兩顆孤獨、脆弱的心靈。幾年之后,經過溝通,喬士元將當家做主的大權交給了這個外孫打理。

胡開國當家后,裝修了房子、置辦了家具,改善了生活環境,還將6畝地全部發展成了柑橘,每年固定收入在2萬元以上,舅爺爺、舅奶奶可以安心地多享福、少操心了,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入贅的女婿

胡開國過繼到舅爺爺、舅奶奶家后,認識了同村的姑娘喬慧英,自由戀愛准備成家。但喬慧英父母僅有兩個女兒,他們提出一個條件:喬慧英作為長女,大女婿必須入贅,承擔未來養老的問題。

入贅意味著要離開舅爺爺舅奶奶家,他們會同意嗎?怎樣才能既維護好親情、照顧好二老,又讓這份姻緣瓜熟蒂落呢?胡開國思考再三,決定開誠布公地做舅爺爺與舅奶奶的思想工作,“入贅的喬家跟我們同在一個村,兩家相距不遠,每天仍然能照顧到舅爺爺與舅奶奶,只是分開居住而已,而且喬家和舅爺爺同姓,有了孩子更是親嫡嫡的重孫……”胡開國的承諾讓老人打消了顧慮,他順利入贅到喬家。

他的入贅,讓妻妹心無旁騖地跟著自己的愛情遠嫁到了五峰縣,從此他肩上又多了一份贍養的責任:67歲的岳父、64歲的岳母、妻子89歲的奶奶。岳父的眼睛白內障嚴重,體力也遠不如從前,重活、累活、臟活全部落在胡開國身上,但胡開國從無怨言,絕不因擔子重虧待長輩。為了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他起早貪黑,精心打理自家的4畝柑橘、2畝玉米和舅爺爺家的6畝田地,還養了2頭生豬。

人勤天不負,靠著常年的勤儉和積累,胡開國新蓋了小洋樓,購買了小轎車,把房子裝修一新,成為當地殷實的“小康”戶。

反哺的孝子

胡開國雖然從24歲就過繼到舅爺爺家,但他始終不忘“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胡開國的姐姐嫁到了外鄉,弟弟也入贅到水田壩,舉家都去了深圳打工,70多歲的父母身邊實際上沒有一個兒女。他的父親一隻眼失明,一隻眼白內障,母親有嚴重的哮喘病,這些都讓胡開國無時不牽挂。

他總會隔三差五回家看看,幫助父母種植、管理、收獲糧食,承擔重農活,生病時帶他們就醫抓藥。2019年,靠著危房改造政策,他又省吃儉用籌錢出工把父母的房子修葺一新,改善了他們的居住環境。

2016年,舅爺爺過世,留下了85歲的雙目失明的舅奶奶。胡開國侍奉老人更加盡心,每天,他都要去為舅奶奶送蔬菜及生活必須的物資,幫助她料理家務,把飯菜做好遞到她的手中。以前逢年過節,他都將舅奶奶接到喬家生活,但新的環境讓舅奶奶極不適應,常會磕著碰著,於是他又做通家裡人的工作,每逢年節和老人生日,就舉家回到舅奶奶家,陪著老人一起,讓老人盡享天倫和熱鬧。

家裡老人多,又都身體不便,胡開國這些年就隻好盡量不外出,他感慨道,都說“父母在,不遠游”,可他是“不外宿”,一天都不敢離開。有人曾問他,你和喬士元他們是隔代親屬,並沒有直接的養育關系,為什麼還這樣盡心呢?胡開國回答道:“越是隔代人,越是要把‘孝’字刻在心上,盡孝是作為人的本分。”

胡開國,這個精廋的男人,卻有著大山一般的擔當。今年,他的又一個孩子即將誕生,他不僅要照顧好3個大家庭的7個老人,還有撫養教育子女的責任和壓力,但你從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悲觀和頹唐。陰影越重的地方,越能感受到不屈的生命陽光。 

(責編:周恬、張雋)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