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在戰“疫”一線閃耀

【查看原圖】
——湖北省軍區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跟進開展政治工作紀實
“時代楷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老英雄,為武漢抗疫軍民加油鼓勁(湖北省軍區供圖)
“時代楷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老英雄,為武漢抗疫軍民加油鼓勁(湖北省軍區供圖)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20年05月15日12:15

滄海橫流、江河浩蕩。

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戰場——湖北省、武漢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標志著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荊楚大地逐步恢復往日生機與活力。

在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中,湖北省軍區緊貼形勢任務,創造性地把政治工作融入戰“疫”全過程、各領域,在大戰大考中譜寫出“生命線”的嶄新篇章,從抗疫斗爭中汲取強軍勝戰的精神偉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守望相助、同舟共濟,與英雄的人民並肩戰斗——同心抗疫,用忠誠筑起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突如其來,疫情洶洶!

湖北和武漢成為抗擊疫情的主戰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湖北省軍區各級聞令而動,全力以赴投入這一事關生死、不見硝煙的戰場。

“主官領戰,黨員主戰,民兵參戰,文職人員轉戰。”湖北省軍區黨委迅速發出18個字“戰斗號令”,全體官兵義無反顧奔向戰疫一線。

“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也要趕回去!”正在老家休假的遠安縣人武部政委張德軍,大年初三清晨,自帶干糧騎著自行車,沿著省道一路騎行19小時、210余公裡,凌晨1點趕到單位,才發現膝蓋和小腿已經腫得脫不下褲子。

武漢市江岸區人武部政委李興化的家與單位隻有一江之隔。疫情發生后,他每天堅守在防疫一線,兩個月沒踏過一次家門。

“主官帶頭就是最有力的號令。”李興化帶領300多名民兵日夜奮戰在16個街道、52個疫情防控執勤點崗位,風雨無阻。

湖北省隨州市民兵連長王進主動要求上防控一線,他還“全家總動員”,父親、母親、哥哥、嫂子和妻子一家六口齊上陣,加入到防疫一線,換來的是全村3000人無一人感染。

“民兵就要有民兵的樣子,這點苦算什麼!”武漢市漢陽區民兵連長楊家強封控點連續奮戰3天3夜,因體力透支出現休克緊急送至醫院搶救,出院后的第二天就回到崗位。

“兵民乃勝利之本”,疫情當前,無數個平凡普通人站出來,手挽手、心連心,成為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一天時間,武漢市要在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建設3處方艙醫院。接到地方請求后,湖北省軍區前進指揮所立即派出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火速支援。

轉運物資,官兵一夜未眠,親眼目睹熱火朝天的戰斗場面,那一聲聲“是黨員的跟我上”,讓90后戰士魏華晟刻骨銘心,第二天返回營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遞交入黨申請書。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省軍區副政治委員吳海濤說,這支從駐鄂部隊的6個不同軍種單位抽調組建的隊伍,超過一半的隊員是黨員,迅速擰成一股繩,成為一個堅強的戰斗堡壘。

“解放軍來了,人心就穩了。”穿行武漢三鎮,這道“鋼鐵洪流”贏得了人們的稱贊。

從組建成立到解散回撤,僅僅68天,這是這一支年輕隊伍交出的成績單——

短短1天時間成立275人、134台車的運力支援隊,跑遍武漢三鎮260余個點位,出動車輛4600台次,運送生活物資1.7萬余噸、防疫物資2.5萬余箱,用於支援地方抗疫行動。

上下一心、全員參戰的生動局面,映照著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的血肉聯系、魚水之情——

231名在外干部火速歸隊,軍師團三級主官在位率達99%,359個黨員突擊隊、服務隊沖鋒在前,144名醫護類文職人員請戰。每天有2萬多民兵戰斗在疫情防控一線,擔負著封控卡口、警戒巡邏、體溫檢測等任務。

“這是黨的召喚,也是人民的呼喚。”秭歸縣沙溪鎮民兵連指導員宋青山,在運送物資途中因公殉職。

“你要讓我說,這座城市哪兒好,我讓你看看,用血肉和生命壘起的戰壕。你要讓我說,這些人民哪兒好,我讓你聽聽,用離別和犧牲譜寫的歌謠。”這是一位作家寫下的詩句。

從立春到清明,從長夜到破曉,76個日夜的堅守,76個日夜的期盼,人民子弟兵響應著黨的召喚,回應著人民的呼喚,始終與英雄的人民戰斗在一起、奉獻在一起。

荊楚作証,神州見証:這是一支值得黨和人民信賴的軍隊。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統一指揮下,人民子弟兵與全國人民一起,筑起了堅不可摧的新的鋼鐵長城。

 

抗疫行動開展到哪裡,政治工作就跟進到哪裡——因勢利導,充分挖掘蘊藏在官兵身邊的“精神富礦”

傾盡一生報黨恩。有著71年黨齡的94歲咸寧軍分區原副司令員唐光友累計捐款240多次,彌留之際,他把人生的最后一筆捐款給了抗疫一線,還把遺體也捐出供醫學研究,兌現了“把一切獻給人民”的諾言。

湖北省軍區黨委立即作出決定,號召全體黨員向唐光友同志學習。

時代楷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96歲的張富清給抗疫一線軍民寫來慰問信,給大家加油鼓勁,在恩施軍分區引發熱議。來鳳縣人武部政委劉洋宣讀戰斗英雄的慰問信,為奮斗在防疫一線的官兵和民兵作動員。

捐出畢生積蓄的新中國第一代女空降兵、干休所老干部馬旭,錄制視頻為武漢加油,同樣感動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官兵。

邊開進邊動員,邊行動邊鼓動,抗疫行動開展到哪裡,政治工作就跟進到哪裡,為抗疫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抗疫生動實踐告訴我們,精神傳承是最寶貴、最豐富的財富。湖北省軍區政委謝東輝剛上任,就前往一線給官兵打氣:“政治工作是我黨我軍的生命線、傳家寶,必須貫穿於疫情防控全過程。”

“現在全國都在幫助我們武漢,作為武漢民兵,我們必須沖在最前面!”距離武漢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還有不到4天時間,工程建設進入沖刺階段,40多名民兵應急隊員站成一圈,每人說一句感言。話不多,現場卻令人震撼。

“有時候,一句感言勝過一堂課!”武漢市蔡甸區人武部政委呂春峰說,抗擊疫情時間緊、任務重,政治工作都是抓住點滴時間進行的,駕駛艙、工地上成了戰前動員的生動課堂。

“抗疫報紙大家辦,抗疫故事大家講,抗疫成果大家看,抗疫經驗大家學。”疫情發生后,郵局無法正常投遞報刊,湖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自行創辦了《荊楚戰“疫”快報》,及時把黨委的聲音、一線的戰果、感人的故事,直接端到官兵眼皮底下。

“黃石市西塞山區人武部把防疫做到社區園區”“武漢退休所用最嚴封控維護老干部絕對安全”……疫情前期,當有的人還在焦慮中觀望時,一條條實實在在的舉措,一個個鮮活的做法,通過《快報》一經發布,就讓大家在相互學習借鑒中找到了方向。

“戰‘疫’快報就是抗疫戰場上的政治號角,它伴隨著我們一路抗疫,每一期都傳給我們經驗和做法,每一期都帶給我們信心和力量”。黃岡市黃州區人武部政委胡德同如是說。

“互聯網+”政治工作有威力,也有魅力。官兵自編的《運力鐵軍戰歌》,87歲離休老干部呂忠順創作的詩歌《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這些視頻在互聯網播放后,令官兵們耳目一新。

得知兒子到一線抗疫,抗疫戰士趙鑫的母親起初有點擔心。看到他們奔馳在大街上的短視頻后,她感動不已,視頻連線時,她激動地說:“像個男子漢一樣去戰斗,全家以你為榮!”

這場戰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當一個人擁有了這樣的精神,將信心滿懷、步履堅定﹔當一個國家擁有了這樣的精神,將眾志成城、戰無不勝。

 

課堂連著戰場,把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制勝優勢——講好抗疫故事,在大戰大考中汲取強軍勝戰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軍隊為什麼“行”?中國人民為什麼“贏”?

“看黨的堅強領導,增強忠誠品質﹔看巨大制度優勢,增強‘四個自信’﹔看人民軍隊中流砥柱,增強使命擔當﹔看‘最美逆行’英勇壯舉,增強戰斗精神和血性﹔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增強戰‘疫’必勝信念。”3月中旬,結合抗疫實踐,“五看五增強”專題教育在省軍區展開,並由軍委國防動員部推廣至整個國防動員系統。

“省軍區官兵參與疫情防控最早、距離疫情核心最近、參與抗疫時間最長,對疫情感知也最為深切。”省軍區司令員馬濤說。

教育課堂連著抗疫戰場,這次抗疫教育之所以觸動人心,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把“冒著熱氣”的抗疫故事作為教材。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該省軍區把鐘南山、李蘭娟以及身邊的戰“疫”故事搬上講台,請軍隊援鄂醫療隊、運力支援隊的隊員,與官兵開展“疫”線對話、進行戰“疫”交流,激發大家同心抗疫的信心。

“不僅要讓官兵‘抬頭’傾聽,更要讓他們‘低頭’思考。”這次專題教育活動,省軍區動員官兵結合自身經歷登台授課。

十堰市張灣區人武部政委張先軍,一家7口感染新冠肺炎住進了醫院,經全力治療,全部康復出院。

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張先軍說:“我們絕不是單槍匹馬、孤軍奮戰,我們背后有堅強的靠山,這個靠山,就是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這個靠山就是全國軍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家國情懷。”

“武漢軍運會讓世界矚目﹔時隔3個月,因為一場疫情,武漢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全程參與籌備武漢軍運會和疫情防控兩項任務的省軍區保障局助理員汪泉在小組討論時說,“大團結、大協作模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這就是制勝秘訣。”

“這種人力、財力、物力的強力統籌,隻有中國能做到!”湖北省軍區警衛勤務隊四川籍戰士段波感觸良多,12年前的汶川地震中,一省幫一縣、對口支援﹔12年后,19個省份對口支援湖北16個地市,再次彰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精神。

“總有一種溫暖支撐著我們共克時艱,總有一種力量引領著我們逆行而上,總有一種期盼催生著我們不辱使命,總有一種精神激勵著我們向死而生,總有一面旗幟引領著我們沖鋒在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回撤前夕,空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政委張智軍,結合親身經歷,與省軍區官兵分享同心抗疫的所見所聞、感悟感想。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湖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主任黃明村感慨地說:“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正向著贏得疫情防控最終勝利的目標前行。在這場抗疫斗爭中展現出來的偉大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講好抗疫英雄故事,匯聚共克時艱的磅礡力量,在推進新時代強軍事業的實踐中不斷發揚光大。”(陳國全 田國鬆 何武濤 )

分享到:
(責編:張穎、張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