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委巡察辦公布7家單位整改情況

2020年05月19日08:23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5月18日,記者從武漢市委巡察辦獲悉,根據市委統一部署,5月上中旬,市委第一至第五巡察組對十三屆市委第七輪巡察整改落實情況進行了回訪督查。現將第二批7家單位巡察整改部分內容摘編如下。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

問題:“兩個責任”抓而不實

整改:一是實行清單化管理。局黨組制定政治建設工作清單,從12個方面細化50條工作措施,將政治建設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細化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黨組書記每季度對清單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調度,按期結賬、全面落實﹔明確“三重一大”事項清單,將12個方面28類重大事項納入局黨組議事范圍,確保領導核心作用得到有力發揮。二是推進品牌化管理。持續深化“環保為民 勇當先鋒”黨建品牌創建活動,扎實開展“‘兩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鑄魂黨旗紅,生態鐵軍爭先鋒”主題黨日活動,堅持在每月主題黨日學習中增設“兩山”理論內容,成立“兩山”好聲音宣講隊。“‘兩山’鑄魂黨旗紅”被命名為市直機關黨建品牌。三是抓好常態化管理。堅持“治標”與“治本”同發力、“應急”與“謀遠”相結合,舉一反三、建章立制。針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相關領域存在廉潔風險的問題,制定《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機關公務接待管理規定》,編制《市生態環境局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政府採購履約驗收管理制度(試行)》,堵塞制度漏洞,完善長效機制。整改期間,全局共制定修訂規章制度40項。

問題:擔當落實職責存在缺位

整改:將巡察整改與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結合起來,在醫療廢物處置、生態環境聯防聯控等方面積極發揮主力軍作用,充分展現抗疫擔當。一是將黨旗插上最前線。面對醫療廢物成倍增長的嚴峻形勢,迅速建立戰時機制,緊急組建醫療廢物處置工作黨員突擊隊,局領導身先士卒、靠前指揮,全局動員、全員上陣,24小時滿負荷運轉,確保醫療廢物“零庫存”、環境安全“零事故”、工作人員“零感染”。二是提升醫療廢物處置負荷上限。組建江南、江北醫療廢物處置“兩大戰區”,加強醫療廢物收集轉運、安全處置、環境監管三個能力建設,建立四級生態環境部門聯防聯控機制,全市醫療廢物總處置能力由50噸/天增加到265噸/天,累計安全處置醫療廢物約1.3萬噸,實現“日產日清”“應處盡處”。三是扎實開展社區下沉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組建下沉社區駐守服務黨員先鋒隊,協助22個對口社區打好疫情防控戰,在市直機關專項考核中連續3次名列第1,受到市直機關工委通報表揚。

問題: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乏力

整改:一是打好碧水保衛戰。制定實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工作方案,協調推進黑臭水體整治、湖泊排污口排查、飲用水源保護等工作,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督促檢查和考核通報,江河湖泊水質穩中有升,全市主要河流的21個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95.2%,較上年度提高14.2個百分點,納入監測范圍的62個湖泊水質達標率33.9%,較上年度提高4.9個百分點。二是打好藍天保衛戰。制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統籌顆粒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落實壓煤、控車、治企、抑塵等工作措施,推動藍天白雲常駐江城。今年一季度,我市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0%,較上年度上升17.6個百分點,在全國城市排名中上升57位。三是打好淨土保衛戰。深入開展土壤污染防治詳查,加快推進化工企業搬遷后的污染場地治理與修復,發布建設用地污染地塊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實行污染地塊名錄年度更新制度,穩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武漢市統計局

問題:依法治統、依法統計意識不強

整改:一是強化制度建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對照國家統計局、省統計局關於依法治統和依法統計有關要求,在全省率先建立起統計數據質量全流程管控責任制,同步制定《武漢市統計執法檢查規范(試行)》《武漢市統計違法案件查處工作管理辦法》等系列規范,形成依法統計、依法治統長效機制。二是強化應統盡統。加強部門聯動,對投資項目開展動態跟蹤監測,聯合發改、建設部門對15個存在困難的投資項目實行一對一指導服務,推動11個項目成功申報入庫。密切跟蹤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設項目,加強與建設部門和區統計局的協調力度,積極與國家統計局、省統計局溝通,簡化入庫材料和審批手續,成功助推兩個項目入庫納統。三是強化統計執法。市統計局在巡察整改期間共依法辦案12起,處罰違法企業11家(其中7家並處罰款),處理違法人員12人,多名相關領導干部受到處分。

問題:統計服務重大戰略部署主動性不強

整改:一是緊貼熱點開展統計服務。聚焦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熱點、難點問題,主動“命題作文”,及時對前瞻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研究和監測。完成“武漢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初步設計方案,完善《武漢市“三新經濟”統計監測制度》,准確反映武漢市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的發展狀況。二是聯合智庫機構開展統計研究。啟動專家顧問機制,聘請專家學者對經濟發展中的重點問題開展針對性研究,及時提出對策和建議。目前已聯合省社科院開展《更好發揮武漢在全省經濟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課題研究,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服務。三是積極做好突發重大事件應急監測。疫情期間,及時開展疫情對企業影響的統計監測及對我市經濟影響監測分析,實行復工復產每日監測、每日報告﹔組織實施全市社區防控志願服務關愛行動調查,反映志願服務關愛行動的成效。

問題:政府採購、財務管理不夠嚴格規范

整改:一是迅速糾正問題、追責問責。對電腦採購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標注明細信息,並由責任處室提交書面說明﹔對未在政府指定公車維修點進行維修的原始票據進行清理,逐件厘清責任主體。全面清退違規資金共計7.6萬元,問責違反財務紀律的相關責任人11人次。二是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管理。從嚴制定完善《武漢市統計局機關財務管理暫行辦法》《武漢市統計局機關工會經費使用規定》《武漢市統計局政府採購管理辦法》等規定,進一步細化流程和標准,從制度上加強對財務支出的監督管理。

武漢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

問題:落實“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有差距

整改:一是加快推進國家、省級業務系統對接。與省政管辦、省信息中心反復溝通協調,積極爭取省級支持。先后制發《關於加快推進與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台互聯互通的通知》和《關於做好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2019年版上線運行保障工作的緊急通知》等文件,督促使用國家、省級業務系統的部門主動與垂管部門協調聯系,加快系統對接進展。目前,已實現99套國家、省級系統與湖北政務服務網對接,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7%。二是加強電子証照應用。歸集電子証照213類4200余萬本,在窗口實現應用共享,其中身份証、營業執照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証等98類高頻電子証照共享率達到80%以上。

問題:“市民之家”便民服務仍有不足

整改:一是優化配置征信查詢設備。將4台征信自助機調整至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區,安排專人引導,滿足群眾需要﹔協調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在全市范圍布設36個征信自助查詢點,方便群眾就近查詢。二是改善咨詢投訴服務質量。通過增加咨詢電話、設立咨詢服務中心等措施,有效解決出入境咨詢電話接通難問題,日均接聽咨詢電話200余人(次)﹔安排專人圍繞接通情況、服務態度、咨詢效果等方面,對15個區、43個市直單位的1132部業務咨詢電話進行抽查,督促提高咨詢服務能力。三是核對更正大樓標示標牌。對市民之家大樓標示標牌進行全面清理,根據窗口和部門調整后的情況,更換標示標牌442處(次),為辦事群眾提供清晰指引。四是切實轉變窗口工作作風。嚴格工作紀律,對巡察暗訪發現的違反窗口工作紀律問題,約談稅務窗口首席代表,督促加強管理﹔開展窗口作風提質增效活動,梳理列出“十個典型問題40種典型表象”整改問題清單,局黨組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檢查督導,推動開展持續集中整治。

問題: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建設有待加強

整改:一是推動政務服務平台優化升級。按照國家、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最新技術規范和對接標准,依托3.0版省政務服務網和省事項職權管理系統,完成市政務服務一張網平台向3.0升級改造。二是推進實現“最多跑一次”。開展綜合窗口改革,將市政務大廳窗口調整為社會、經濟、建設三大類綜合窗口,一窗受理率達90%。依托電子証照庫,平均精簡材料1.8份,通過充分授權、整合歸並,全流程辦理環節平均不超過2.9個,全市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比例達98.21%。三是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從辦理環節、辦理時限、申請材料等方面組織開展政務服務事項對標優化,市級政務服務事項承諾辦理時限與法定時限相比平均壓縮率達68.01%。疫情防控期間,市區政務中心收辦件量達122萬件,比去年同期增加79.41%。

武漢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

問題: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住房及民生工作的決策部署不夠深入

整改:一是強化思想引領、學習在先。完善黨組中心組學習研討制度,深入梳理研學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住房民生及經濟發展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標對表抓好落實,增強服務住房民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大力推動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建設。出台《關於提高租房提取住房公積金額度標准的通知》,已婚職工家庭(單身職工)每年提取金額由2.4萬元(1.2萬元)調整為2.88萬元(1.44萬元),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結合我市住房租賃市場消費水平,每三年調整一次。2020年1月租房提取公積金人數和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8.64%和17.54%。三是推進擴大非公企業公積金繳存面。針對農村轉移人口就業特點,加大非公企業擴面促繳力度, 2019年新增開戶人數31.71萬人,非公企業職工佔比73.17%,同比增長20.75%,有效促進農村轉移人口安居樂業。

問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標准不夠高,服務效率與群眾期盼存在差距

整改:一是優化貸款辦理流程。取消人行征信報告、二手房賣方抵押核驗、純公積金貸款還款能力核查等審批環節,創新開展憑“網簽合同”放款方式,設立個貸審批中心集中式、集約式審批貸款,精簡公積金貸款辦理流程,提升貸款審批效率,公積金貸款平均辦理周期由原來的60天壓縮到20天。二是以信息化建設助推效能提升。依托信息聯網共享,取消單位開具住房公積金提取憑証要求,實現公積金提取業務全城通辦,職工辦理提取業務由以前的“三站辦”變為“一站辦”。適應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大力推進業務“網上辦”“預約辦”,創新推出了“非接觸辦”服務,開通12個網上櫃台,與職工網上視頻“面對面”辦理櫃台高頻服務事項。

問題:履行管黨治黨責任不夠到位,廉政風險防控機制不夠健全

整改:一是糾正問題、嚴肅問責。開展違規提取住房公積金問題專項整治,深入排查公積金貸款業務辦理中的風險點,加強系統控制和崗位制衡,強化事中事后監督。對違規提取和貸款相關人員嚴肅追責問責,將涉嫌違規造假提取的3名工作人員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對負有提取和貸款業務管理責任的9名工作人員進行問責處理。全面清查津補貼發放情況,對違規發放資金全部進行清退。二是舉一反三、建章立制。共修訂、完善管理制度39項,其中,公積金業務管理制度14項,財務、採購、內控管理制度7項,決策機制、人事管理、廉政建設管理制度18項,著力扎牢制度的鐵籠,建立起廉政風險防控的長效機制。

武漢市社會科學院

問題:學術品牌影響力不夠大

整改:一是打造學術名刊。出台《<學習與實踐>雜志與頂尖學者合作辦法(試行)》,加大與頂尖學者合作力度,從2020年第1期起,先后刊載華中科技大學歐陽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楊虎濤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盧現祥教授等國內頂尖專家學者的文章,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二是堅守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實施“馬克思主義研究創新工程”,專項設置2020年度“特色學科建設計劃課題”,聚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開展研究。在《學習與實踐》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專欄,聘請多名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專家為專欄提供審讀、校讀意見。三是加快學術品牌培養。推動青年學者攻關團隊的高質量建設,在法學、文化、生態等領域成立青年學者服務團,加強青年學者傳、幫、帶。加強“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研究中心”品牌建設,整合單位力量加強武漢地區社會思潮和意識形態形勢分析和預測預警,每季度推出一份武漢地區意識形態情況分析報告。

問題:核心智庫建設滯后

整改:一是加快學科帶頭人和科研團隊培養。制定出台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把新時代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為主攻方向,力爭5年內培養20名學科帶頭人,形成8-10個特色學科。結合學科帶頭人培養,依托重點研究項目組建多學科攻關團隊,著力提升重點品牌學科的影響力。二是強化決策咨詢服務。圍繞中央決策部署和武漢發展實際,聚焦加強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設置“武漢新一線城市建設指標體系和戰略路徑研究”“武漢‘服務業倍增計劃’對策研究”等重點課題。目前已完成部分課題研究並提交市政府作為決策參考。三是加強研究成果轉化。制定《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軍運遺產研究課題專項工作方案》,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管理,加快研究進度。截至目前,各子課題初稿已基本完成,擬於9月底前完成終稿並實現成果轉化。

問題: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不到位

整改: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制定完善《武漢市社會科學院關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管理辦法(暫行)》,修訂《武漢社科講壇管理辦法》,細化管理措施,加強對學術講座、科研項目等全過程的意識形態風險防控。完善接受新聞媒體採訪報批報備制度,每半年對講課、公開宣講、對外採訪等進行一次檢視。二是強化陣地建設。2020年1月,建立開通市社科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微博賬號,疫情期間,發布市疫情防控有關政策,刊發我院干部職工投身抗疫工作的簡報等內容,進行積極正面的輿論引導。三是疫情期間,組織專家加強科學研判,強化正面引導,先后向市政府呈送相關決策咨詢報告6篇。

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

問題:改制改革擔當作為不夠

整改:一是深入開展調研。對外學習國內兄弟院所改制改革經驗,對內查找學科、產業、管理等方面短板,研究形成《市工科院改制改革及頂層設計調研報告》《市工科院轉制改革及頂層設計初步方案》。二是積極推動相關改革工作。成立市工科院改制改革工作專班,結合市委巡察及主題教育整改落實,形成《市工科院改制改革方向思考及建議》《關於推進市工科院改制改革的報告》,為推動改革明確方向。三是強化頂層設計。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制定《市工科院“一體兩翼”業務五年發展規劃(2020-2025)》,就科研創新、人才培養、企業孵化、產業發展等提出明確發展目標,制定可行發展路線。

問題:重大投資決策草率、成果轉化效益低下

整改:一是健全黨委議事決策機制。修訂“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將直屬全資公司的重大投資決策、大額資金使用納入院黨委決策范圍。二是設立投資咨詢委員會。邀請外部專家入庫,為黨委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降低投資風險。三是建立黨委班子成員聯系企業制度。把院屬控股企業的高管全部納入院管范圍,將黨的領導融入院屬參控股企業,切實履行黨委對院屬企業的經營指導、監督管理職責。四是不斷完善成果轉化機制。制定《市工科院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有關規定》《市工科院促進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實施辦法》等規定,打造有利於引導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加強對成果轉化的監督和管理。通過整改,轉化平台提質增效,院屬企業扭虧為盈,“工科院科技園孵化器”在國家級孵化器復核中被評為優秀,移動互聯工研院開發的復工復產“防疫通”系列產品在多地投入使用。

問題:化解歷史遺留問題不力

整改:針對改制退休職工待遇偏低、身份轉變人員養老保險斷檔、院屬破產清算企業職工安置等多個群眾反映強烈的歷史遺留問題,成立“歷史遺留問題整改工作專班”,建立市工科院聯系群眾和領導接訪下訪機制,黨委班子成員帶著問題深入調研、接訪下訪。協調多方籌措資金160余萬元,為25名5年過渡期退休人員落實發放2016-2019年生活補助等﹔為改制遺留人員發放2017-2019年困難職工生活補助,補繳斷檔社保﹔對院屬企業“工研光學”進行破產清算,拿出250余萬元資金解決45名職工安置問題,拖延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得以解決。

武漢市農業科學院

問題:“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用情不夠

整改:一是細化科研項目評價內容。量化評價指標,建立評價體系,充分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科研作風和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科研創新生態。二是加大示范推廣項目支持力度。計劃推廣示范70項“四新技術”,重點支持服務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並明確重點服務主體及“四新”技術內容,納入項目考核。三是推動“科技攻關”“成果轉化”雙融合。2020年以來,策劃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54項,同比增加20%﹔加快技術成果的中試、熟化及推廣應用,推進“水生蔬菜系列品種”等26項科技成果通過協議定價、挂牌交易等方式轉化,總金額達362.7萬元,超過歷年成果交易總數的180%。

問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有溫差

整改:一是強化學習培訓。組織召開專題會議,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並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就如何貫徹落實好中央關於“三農”工作重大決策部署開展培訓指導。二是強化服務實效。實施“領導包區服務”工程,與全市7個區40家經營主體對接服務,簽訂技術服務協議、目標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實施精准管理、“靶向”服務。聯合創建科技支撐引領示范村11個,其中3個獲批為省科技引領示范村。打造“鄉村吹哨,科技報到”服務品牌,指導幫扶貧困村注冊“毛家沖”和“木蘭鑫品”集體商標,授權使用“武漢市農業科學院技術支撐”。三是強化人才支撐。發揮科技特派員主力軍作用,19名省級科技特派員和73名市級科技特派員與包區服務團隊協同開展精准扶貧及包區服務工作。結合科技特派員工作,協助對接服務有條件的農業經營主體申報武漢市科技特派員工作站。

問題:從嚴管黨治黨落實不力

整改:一是實施黨建引領工程。大力推進“支部建在學科上”,對優化調整后的29個研究室,實現符合支部組建條件的“應建盡建”,按程序開展新建支部選舉工作。抓牢壓實學科負責人“一崗雙責”,充分發揮黨建和業務工作“雙帶頭”作用,富有農科特色黨建文化的“大地上的黨支部”獲評市直機關黨建品牌。二是主動防范廉政風險。規范完善“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機制,深入開展國有資產管理等專項治理,完善建立各類制度56項,推進廉政風險防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三是嚴肅追責問責。認真落實巡察整改工作要求,規范運用“四種形態”,對41名責任人給予相應處理,其中立案審查12人,清退各類違規資金237萬元。(王敏謙 劉曉鋒 齊貝)

(責編:張雋、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