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讓農民的“金扁擔”挑得越來越穩

2020年05月27日10:06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這兩天,一個小故事刷屏朋友圈。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深情回憶起自己當年在陝北黃土地上與老百姓對話的一個小故事。當時,鄉親們告訴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將來干活挑著金扁擔”。習近平總書記表示,“這個‘金扁擔’,我就理解為農業現代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段古詩,既能喚起人們對勞動果實的珍視,也是對農民辛苦勞作、“臉朝黃土背朝天”場景的生動描述。時移世易,今天,農村機械化普及應用,大量彎腰收割的農活,已由農業機械所代替,農民基本告別了“臉朝黃土背朝天”。

新時代,農民“挑著金扁擔”,意味著農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意味著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健全,意味著農業產業鏈條越來越長,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讓農民的“金扁擔”挑得越來越穩,首先要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用科技技術武裝農民,用現代管理改造農業,特別是要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讓中國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手上。

產業興則農村興,產業旺則農村旺,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隻有把產業做大了,農業農村就大有希望。讓農民的“金扁擔”挑得越來越穩,關鍵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全力以赴消除農村貧困,推動鄉村生活富裕。

“金扁擔”不同於“木扁擔”“竹扁擔”,讓其挑得越來越穩,人才是關鍵。為此,一方面,要教會農民技術和經營,加快培育更多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引導農民實現由單純的糧食生產者向糧食經營者轉變,真正把“金扁擔”交到農民手裡。另一方面,要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讓越來越多的人才來到農村廣闊天地“挑”起“金扁擔”。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金扁擔”挑起百姓對好日子的憧憬,也蘊含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從吃細糧、常有肉到實現全面小康,“金扁擔”的含義不斷“升級”,但造福人民的責任擔當始終沒有變。挑起這份重擔,風雨兼程向前走,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安子州)

(責編:周恬、關喜艷)

圖說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