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潛江5月27日電 (金雨蒙)漢江大橋工程項目主橋28號墩箱梁0號塊從4月11日開始鋼筋綁扎、安裝模板,到5月13日混凝土澆筑,共耗時32天。主橋28號墩箱梁0號塊順利完成第一次澆筑,拉開了主橋連續箱梁施工的序幕。這是在交通局、公路局、建設方、監理方等共同努力推動漢江大橋建設復工復產后,取得的關鍵性成果。
據介紹,該大橋是《湖北省省道網規劃(2011-2030)》重點項目,起於天門市張港鎮但鋪村,止於潛江市竹根灘鎮康嶺村,全長6.74公裡,是潛江市第一座斜拉橋,主橋跨徑為200米。大橋建成通車后,可極大方便潛江、天門漢江兩岸人民群眾出行。
受疫情影響,潛江漢江大橋工程項目施工一度按下了暫停鍵。
漢江大橋施工現場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這背后是行政主管部門的主動作為:復工復產申請行政審批零跑動、協助全產業鏈原材料供應、強化復工工地事中事后監管……在各方努力下,建設項目有序恢復。
“3月20號我們就進行了疫情后的首場調度會,征集項目復工復產各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談起了項目復工,潛江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吳啟華記憶猶新,“項目從最初開始就實行調度會制度,主管部門與項目各方每周面對面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工作。受疫情影響,調度會也變成了交通運輸局一家家上門了解情況。”
漢江大橋施工現場
擺在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施工人員無法返崗。很多人都還在四川、重慶老家,人員無法到位復工就成了空談。潛江市交通運輸局收集信息后,立即協調組織大巴車運送復工人員。
湖北交通禁行解除后,施工單位立即組織包車返回。“擔心大巴車不安全,採用小轎車,螞蟻搬家,一輛車一輛車地返回潛江,所有人出發前還得通過核酸檢測。很快,部分管理人員首先逐批回到了工作崗位。”項目方負責人介紹道。到4月上旬,總共所有270余名施工人員都回到了漢江大橋建設的現場。
漢江大橋原計劃於明年10月底建成,疫情直接耽誤建設工期4個月,為如期完工,各參建單位花起了心思。建設單位全力協調、確保資金,為工程施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設計單位進一步優化分項工程設計方案、降低局部工序施工難度。監理單位認真履職,接到報檢后,第一時間抵達施工現場進行檢查驗收。施工單位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及時進行首件總結,加大人力和機械設備的投入,增加工作作業面。
漢江大橋施工現場
橋梁建設,梁片的生產直接關系著建設進度。施工方優化施工工藝,補充人員,加班加點的投入到建設中,梁片生產進度可喜,按原施工進度算,在這一項上就能提前一個半月的工期。該項目部復工以來,持續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在確保生產安全和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克服節點工期緊張等困難,安排安全監管和工程技術人員全程跟蹤,對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處細節和重難點進行嚴格把關,確保混凝土連續澆筑。
“潛江漢江大橋的建設在各方的合力推動下,工程進度完全沒有落下。從目前的建設情況來看,工程有望提前完工。”施工方負責人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