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6月29日電 7日無理由退貨,推行消費環節賠償先付制度。近日,記者從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營造良好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潛力,省市場監管局結合市場監管職能,從十個方面對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工作進行了部署。
十個方面包括:實施消費品和服務業質量提升行動,持續開展“萬千百”企業質量提升工程,建立缺陷消費品召回工作網絡體系,完善家用汽車“三包”調處工作機制,在全省依托各類園區、特色小鎮建設20個以上酒類、茶葉、蜂蜜、豆制品、米面制品等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區。培育和發展“湖北名優”品牌,定期發布《“湖北名優”品牌建設白皮書》,以特色品牌促進品質消費。促進農產品轉型提質,引導和支持各地開展綠色、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証,提升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大力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引導生產經營者作出“商品無偽劣、無假冒、服務無欺詐、投訴無障礙”放心消費承諾。建設誠信電商平台,切實落實7日無理由退貨規定,引導直銷企業推行異地異店跨區域30天無理由退貨,深入推行消費環節經營者首問責任制度和賠償先付制度,指導電商平台建立消費糾紛先行賠付制度,公示賠付條件、流程和范圍。科學開展消費環境評價,委托第三方機構組織實施,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優化市場監管執法,加強防疫物資價格、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團購網購商品價格和配送收費行為監管﹔將一次性餐具、兒童學生用品等重要消費品列入《重點工業產品監管目錄》重點監管。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控,確保消費場所特種設備安全。完善投訴渠道,暢通12315熱線電話和網絡、微信、公眾號等訴求渠道,小額消費糾紛24小時內辦結,一般消費糾紛七日內辦結。加強消費維權站建設,3年內在全省建設3萬個消費維權服務站,推廣應用“湖北消費維權政企協作平台”,及時就地化解消費糾紛。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要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充分認清消費潛力釋放對打贏全省疫后重振民生保衛戰和經濟發展戰的重要意義,持續優化市場主體准入、競爭和消費環境,不斷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潛力,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消費和經濟的沖擊,更好地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郭婷婷、董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