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3843戶轉供電用戶用上直供電——電費降了 用電增了

漢正工業園內,供電公司員工正在安裝新電表。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肖強 余健兵
過去,由於轉供電主體層層加價等問題,造成降電價政策紅利流失。今年以來,我省大力推進轉供電改直供電,目前已完成30個物業小區、3個工業園區合計3843戶改造接收工作。
其中,漢川工業園、武漢金香園食品有限公司、孝感銀湖科技產業園等工業園區和鄂州城市開發公司、荊州供銷商業城等商住混合小區等9個項目,被列為全省試點。
9月13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漢川,探訪工業園區“轉改直”的進展。
三個園區已完成改造
一年省電費700多萬元
漢川市浙商產業園裡,聚集著近百家服裝企業。湖北艾琳服飾有限公司是其中較大的一家。9月13日中午,公司生產線上的工人不急著去吃飯,而是忙著多趕制幾件羽絨服。“目前是冬季服飾的生產旺季,手中約有20萬套的訂單。”公司負責人介紹。
這家公司廠房和員工宿舍總面積近萬平方米,員工近200人,用電量也挺大,自2016年入住產業園,每年電費30多萬元。
為什麼電費偏高呢?原來,產業園之前是轉供電,企業電費不直接交給供電公司,而是物業公司代收。“以前靠每平方米0.5元的物業費,難以維持物業運轉,有些費用便包含在電費中一並收取。”產業園物業公司經理周之杰說。於是,產業園內企業以及300多家商戶,長期按每度電1.02元計繳電費。
從去年開始,當地推進產業園“轉改直”,企業感受到了直接的好處。以艾琳服飾為例,改造后電價降為每度0.6907元,從去年10月到今年8月,電費總計19萬余元,相比過去,支出少了約10萬元。
漢川市有5家園區——德州工業園,浙商產業園,裕華工業園,漢正工業園以及北河工業園實施了“轉改直”改造。目前,德州工業園,浙商產業園,裕華工業園已全面實現直抄到戶,漢正工業園、北河工業園的改造正在進行中,2000多戶用戶已直抄到戶。
在3個已完成改造的園區,到戶電價平均降幅為25.14%,其中降幅最大的達34.52%,據估算可降低終端用戶全年電費789.72萬元。
電費降低了,企業擴大生產更有動力了。數據顯示,改造完成的3個園區今年7月的用電量相比2019年同期有了較大增長,平均增幅88.48%,其中增幅最大的達115.18%。
電表住上“單人間”
老舊配電房煥然一新
在漢川市漢正工業園,近段時間每天有200多名供電人員在進行戶表改造工作。記者看到,園區內單元樓門楣上,已安裝新的電表。“舊電表是物業公司自行採購安裝,十幾塊表裝在一個配電箱內,不符合規范。新電表都帶有獨立空開和保護罩,不論抄表還是維護都更方便。”國網漢川市供電公司現場工作負責人祝超說。
而在園區周邊,配電房等設施也紛紛“變臉”,原來這些配電房周圍垃圾污水遍地,牆上滿是涂鴉,老舊破敗不堪,如今供電公司正加緊改造為符合安全規范的設施,面貌煥然一新。
“過去採用轉供電的園區,不僅電費高,供配電設施和供電服務還跟不上。”漢川開發區供電所所長張柬說。比如有好幾個配電房曾發生過電氣火災,很多設備維護不足,帶病運行,容易發生越級跳閘,影響到電網正常運行。
供電可靠性低,何談優化營商環境?“轉改直”開始后,園區供電設施全部移交給供電公司,供電將更可靠。在漢川改造的五個園區內,目前新建改造了10千伏線路1.24公裡,開關櫃54台,新增變壓器17台,修復設備173台,修復電纜溝823米,整治了37座配電房的周圍環境。
改造后,工業園不僅電價執行更規范,供電可靠性、安全性大幅提升,電能損耗也降低了,如漢正工業園台區至終端用戶的損耗由原來的8.66%降低到4.86%。
在直抄到戶后,供電服務上了檔次。漢川供電公司為工業園終端用戶配置專職網格員,並設立供電服務站,及時響應用電需求。同時,供電公司在園區大力推廣網上國網App,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各類用電業務。
【企業聲音】
“降低電價后,企業生產規模越大,省下的電費就越多,等於解除了公司發展的一項束縛。”
——湖北艾琳服飾有限公司劉慧
“改造后,經過與業委會協商,物業費提高到每平方米0.8元,基本保障了正常開支。目前,產業園正在建設二期工程,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在招商宣傳中,沒有‘轉供電’加價將成為吸引企業入駐的一大賣點。”
——漢川市浙商產業園物業公司周之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