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在粵港澳大灣區,武昌魚化身“文化魚”

2022年05月25日16:52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主席的一首《水調歌頭·游泳》,令武昌魚蜚聲中外。5月25日,這條體態優雅、味道鮮美的傳奇之魚,滿載“鄂州味道”,從長江來到香江,化身“文化魚”,為粵港澳大灣區介紹它的家鄉——

“我來自古武昌,今鄂州”

“武昌魚”中的“武昌”並非今天的武昌,而是指古武昌,也就是今天的鄂州,是武昌魚的原產地。

鄂州在三國時稱“武昌”。據史書記載,孫權巡游湖北鄂城,發現城南幾十裡有座小山,名叫武昌山,以武為昌,正合以兵戎起家的孫權心意,便將鄂城改為武昌,同時還發現這裡有一種味道特美的鳊魚,遂命名為“武昌魚”。孫權很喜食武昌魚,還經常將它賞賜給大臣,使其成為當時備受推崇的美味。

自此,這條傳奇之魚穿越蒼茫歷史,經歷楚國八百年的漫長歲月,游遍五千裡楚地,成為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科學家命名的首個魚類種名,為中國所特有。正宗武昌魚有13根半魚刺,出自於湖北的梁子湖,梁子湖因此稱為“武昌魚的母親湖”。

梁子湖面積很大,入湖的水系就有99條之多,但出水口就隻有一條——經九十裡長港,最終匯入長江,而這個入江之口就是樊口。每年魚苗隨江水,經樊口入梁子湖,秋后成魚又成群,從湖中游到江水與湖水匯合處的樊口河槽深處越冬,兼得江水、湖水滋養,使其肌肉發達、肉質肥嫩鮮美。《武昌縣志》記載:“縣西北五裡有樊口,鳊魚產樊口者甲天下。”

“一條有文化的魚”

三國東吳末帝孫皓欲再次遷都武昌(今鄂州),左丞相陸凱引用民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上書勸諫不願遷都。這段民謠印証,當時的武昌魚已經名揚千裡。

在漫長歷史歲月中,武昌魚文化已是文化發展的一個分支,武昌魚詩詞延綿1800年從未間斷,在詩詞界大放異彩,先后被孟浩然、杜甫、蘇軾、王安石、范成大、岑參、陸游等120多位文人吟誦,留下了吟詠武昌魚的詩詞逾百首。毛主席一闕水調歌頭使武昌魚震古爍今、聲名遠播。

因味美而備受贊詠,武昌魚制作技藝始萌於春秋戰國時期,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清代著名食書《隨園食單》《調鼎集》均收集了武昌魚烹飪技法。1965年武昌魚被正式定名為湖北省地方風味菜肴,成為鄂菜的當家美食。武昌魚制作技藝也成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留住一種味道,便是留住一座城市的歷史,留住一段文化的根。如今,武昌魚作為湖北的一道當家名菜,無論是外地客人,還是國際友人,到了鄂州都要嘗一嘗。2018年末,百余位鄂州本地名廚,現場制作出155種不同味形的武昌魚佳肴,一魚百味千人品,嘗盡一條魚的千滋百味,刷新了基尼斯記錄,讓國內外食客大飽口福。鄂州還將計劃開設武昌魚烹飪大師工作室,邀請武昌魚非遺技藝傳承大師到場培訓,手把手傳傳授武昌魚烹飪方法,讓武昌魚的技藝與文化,以非遺姿態在這片土地上生根,並希望成為國家的非遺、世界的非遺。

“一條大有身世的魚”

自古以來,人們往往把近似的鳊和魴混為一談,早期的《爾雅》就認為,魴“江東呼鳊魚之美者”。明代醫學界李時珍更認為“魴,方也﹔鳊,扁也。其狀方,其身扁也”。到了現代人們也魴、鳊難分。

直到1955年,我國著名魚類學家易伯魯進行詳細鑒定。他認為,武昌縣牛山湖(梁子湖湖汊)的團頭魴,頭更小,體更長更扁,產區也較集中,肉質的細嫩、鮮美、營養成分又優於其他種類。1967年,易伯魯在《關於武昌魚》一文中寫道“如果要正名定分,那麼武昌魚就應歸團頭魴所專有”,得到了魚類專家和廚師們的認可。

此后,國內外一致公認團頭魴(武昌魚)的模式標本出自湖北梁子湖,梁子湖為“武昌魚母親湖”。易伯魯也被尊為“武昌魚之父”。這支研究隊伍相繼走出8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一批科學專家,為武昌魚馴化養殖、良種培育和推廣普及作出重要貢獻。

如今,我們日常食用的武昌魚大多為良種培育,這都得益於幾代人接續研究及政府大力扶持。目前,鄂州主養、混養、套養武昌魚面積共計40.34萬畝,全市共有9家水產種苗繁育基地,形成了年繁殖60億尾魚種的能力,其中湖北團頭魴原種場是全國唯一以魚類命名的國家級原種場,存池武昌魚苗種親本3000組,年可產武昌魚原種魚苗2億至3億尾。

集詩詞、歷史、烹飪、養殖、旅游及民間文化於一身,武昌是條名符其實的“文化魚”,是古都鄂州絢麗吳楚文化一個典型代表。(曹彥)

(責編:張沛、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