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武漢新洲全力創建“無証明城市”

2022年08月04日11:36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幫辦代辦人員幫助前來辦事的群眾。葉東輝攝
幫辦代辦人員幫助前來辦事的群眾。葉東輝攝

群眾到窗口辦事,所需政府部門開具的証明材料,不用群眾跑腿,窗口工作人員通過“無証明城市”應用系統即可在線上與相關單位實時對接相關材料,實現業務“當場”辦結。這樣“無需提供証明”的便利,即將在武漢市新洲區實現。

新洲區是武漢首個試點創建“無証明城市”的城區。創建“無証明城市”是新洲區委、區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工作的部署要求。

新洲區行政審批局負責人介紹,創建“無証明城市”,就是要推進全區行政機關辦理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給付等依申請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事項時要求提供的証明一律“取消”。逐步實現証明從“索要”到“不要”,從“多頭跑”到“不用跑”,從“群眾跑”到“部門跑”,從“申請人提供”到“服務單位自行獲取”的重大突破。推進“減証便民”,做到“無証利民”,最終實現“無証明城市”目標。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政務信息平台也實現了數據共享。從前辦一個事項要跑多個單位開証明,時間、精力都浪費在路上,而“無証明城市”最大限度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真正實現從“群眾跑腿”到“數據跑路”的成功蛻變。

“‘無証明辦事’並不等於不需要提供証明材料,只是將辦事所需証明的提供主體從辦事人轉換為服務單位,通過‘無証明城市’應用系統就可以辦理業務,讓群眾不再為開証明而煩惱。”新洲區行政審批局有關負責人舉例說,企業法人在申請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証核發事項時,按要求需要向區行政審批局提交伐區調查設計書、林權証、造林更新設計書和上年度驗收証明等4個申請材料,其中上年度驗收証明是由區園林局開具的証明材料。通過“無証明”系統的數據共享功能,此証明材料不用申請人跑部門,而是由服務單位從系統自行獲取,實現証明材料的“免提交”。

“當然,一些特殊的証明材料,如軍人婚姻登記証明等材料,仍需要當事人提供,但這樣的事項只是極少數。”這位負責人說。

新洲區列出了創建“無証明城市”的時間表:2022年7月底前,完成各級各部門証明事項的梳理工作﹔8月底前,完成“無証明城市應用系統”開發,多渠道推進“無証明”辦理試運行﹔9月底前,規范“無証明”辦事流程,實現各級行政機關和公共服務機構保留的全部証明事項無需群眾提交。

目前,新洲區已經完成証明事項的梳理工作。全區現有402個証明事項,涉及到証明材料803個,通過取消一批、告知承諾一批、數據共享一批、部門核驗一批等方式,95%以上的“証明事項”將納入“無証明城市”証明事項免提交目錄清單。屆時,“無証明城市”証明事項免提交目錄清單將全部接入“無証明城市”應用系統,實現“無証明辦事”。

“証明事項免提交目錄實行動態調整。”新洲區司法局有關負責人說,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証明事項有新增、取消或變更的,區各有關單位將及時擬定調整計劃,並經區“無証明城市”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后,迅速調整証明事項免提交清單,確保証明事項實時更新。“証明材料的調整遵循便民、高效、最優、公開的原則,旨在提高群眾辦事滿意度和獲得感。”

與此同時,新洲區積極主動爭取成為全市“一門”“一窗”(進一扇門、對接一個窗口一次辦成事)試點區域,倒逼行政審批服務質效轉型升級。將以前所有的經濟類、項目建設類、房產類等分類別窗口,改為無差別的綜合服務窗口,實行“一窗通辦”。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窗口,可以受理所有行政審批事項。以往需要企業群眾自己去多個部門多個窗口提交資料,變為隻需“進一扇門”,隻需對接一個綜合窗口提交相關審批資料,剩下的審批環節由審批局內部科室封閉運轉,避免辦事企業群眾來回跑多頭跑的問題。 (文/程書雄、郭文斌、劉慧、汪少英 圖/葉東輝)

(責編:肖璐欣、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