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湖北荊州煙草扶貧隊:扶起貧困戶養殖小龍蝦成致富帶頭人

2022年09月04日08:52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縣煙草專賣局扶貧工作隊又一次來到了幫扶對象何德軍蝦稻連作基地,烈日下,何德軍熱汗涔涔在基地忙碌著,看到工作隊的到來,他急忙迎過去,黝黑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眉眼擠在一起,隻有兩排整齊的牙齒透出潔白與晶瑩。

放眼望去,何德軍180畝蝦稻基地稻浪翻滾,成熟的龍蝦早已上市,幾條橫穿稻區的溝渠裡,小龍蝦苗生長旺盛,一派蝦稻豐收的景象。問及收成,何德軍又是一臉感激的笑,他扳著指頭,向工作隊算了兩筆帳,上半年,180畝養蝦基地,每畝淨賺2千元,純收入38萬元﹔下半年,180畝水稻少說也可賺18萬元,一年淨收入超過了56萬。“到年底,可以將自家的一層平房加層翻新,住上小樓房了。”他滿是憧憬地說。

何德軍養殖的小龍蝦長勢喜人。_

何德軍養殖的小龍蝦長勢喜人。

“何德軍一家真正脫貧了,走上了致富的小康路。”工作隊長肖超軍談起幫扶何德軍的故事,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五味雜陳。

“扶貧先扶志,幫貧先幫心。”五年前,何德軍一家五口人,父母妻兒,還在貧困線上掙扎。

當時,何德軍的父親已是80高齡,身患糖尿病、腎衰竭等多種疾病,在醫院進行腎結石手術后,創口不能愈合,是典型的“藥罐子”﹔母親何玉珍已75歲,曾在生產隊創辦的磚瓦場勞動時不幸被軋磚機的皮帶卷入機底,右腿被軋斷,成了一條腿高位截肢的殘疾人。妻子來自廣東陽江農村,對本地農活不太熟悉,兒子入學讀書,一家人生活的重擔沉甸甸壓在何德軍的肩頭。

這個77年出生的農家后生,為擺脫家庭的困境,也曾掙扎過、奮斗過。2008年他靠借貸起底,在家辦起了養豬場,一場豬瘟,讓他賠了個精打光。第二年他又向親友求援,籌得一筆資金后,又辦起了家庭養雞場,眼看三千多隻雞進入產蛋期,又一輪雞瘟襲來,3000多隻雞一星期內又死個精光,“狂風單打下風船”,何德軍被接二連三的賠本擊垮,再也無心折騰,家徒四壁,除了要吃要喝要治病要讀書的5口人,再有的是高達20多萬元的債務。

2014年,縣煙草局扶貧工作隊進駐何德軍所在的村子,了解何德軍一家的境況后,決定扶助他們走出困境,多次到何德軍家看望慰問,並主動與何家結對幫扶,“扶貧先扶志”,從何德軍父母和村民的敘說口中,工作隊了解何德軍是個外憨內惠,敢於吃苦的硬漢子,在確定了產業扶貧的思路后,工作隊主動聯系在外打工的何德軍,向他介紹家鄉小龍蝦養殖日益紅火,產銷兩旺的發展前景,鼓勵他回鄉發展產業,工作隊不嫌其煩,耐心細致勸說何德軍回鄉,何德軍心動了,那年8月,他揣著和妻子辛苦打工掙下的2萬元線回到了家鄉,決心在工作組的幫扶下再拼搏一把。

何德軍回來了,兩口子兩年辛苦打工掙下的錢還給了債主,見到工作隊的那一刻,他一股腦兒將家中的困境傾瀉而出,末了,他深深地低下頭,兩眼噙滿了淚水,過了一會他又站起身,雙拳緊握,神情庄重地說:“我何德軍不是懶漢,不是軟蛋,我敢於吃苦,也有重振家庭的責任和擔當,可我兩手捏肉,有勁無處使,隻要工作隊的同志扶持我,我何德軍一定能站起來。”何德軍一席話,撞擊著工作隊長肖超軍的心,從何德軍的堅毅的眼神裡,兩顆心發出了共鳴,“一定扶起這個漢子,再也不讓他趴下去。”工作隊下定了決心。

根據何德軍的情況,工作隊為他量身定制幫扶方案,扶持他開展蝦稻連作,這是一條投資相應較少,周期短、利潤厚的快速脫貧之路。

方案定了,但鄉村有土地有的已經分田到戶,有的正在集約流轉,何德軍養殖龍蝦的基地從何而來,成為工作隊面臨的一道棘手的難題,他們和村黨支部一道,上下奔走,多方求援,最后在藕池鎮高洪村找一塊已經集約流轉正在尋求承租的低窪地,工作組及時向鎮兩委匯報工作情況,得到了鄉鎮政府的大力支持,最終由鎮政府出面協調,新樂村和高洪村兩委達成協商意見,高洪村同意將這片低窪承租給何德軍開展蝦稻連作。

2015年春節剛過,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看望慰問何德軍一家人的同時還給何德軍送來新春之喜,把高洪村同意轉租180畝低窪地的喜聞訊帶給了他,並要他在承租協議上簽字認可,至此,何德軍脫貧致富有了用武之地。

方向定了,項目有了,基地落實了,這僅僅是幫扶何德軍脫貧致富的路上邁開了第一步,啟動資金哪裡籌?煙草駐村工作組提出了“三個一點”的方案,何德軍自籌一點,向銀行借貸一點,煙草局幫扶一點。經過多方斡旋,“三個一點”的方案得以落實,2016年,何德軍10萬元啟動資金到位。當工作隊的同志將啟動資金送到何德軍手裡時,這個歷經磨難的漢子雙手哆嗦,雙唇囁嚅,淚水順著眼眶滴落在干涸的臉龐,他知道,天時、地利、人和有了,啟動的資金也有了,我何德軍要站起來了!

何德軍駕駛挖掘機破土動工。

何德軍駕駛挖掘機破土動工。

工作隊為何德軍聯系了挖掘機破土動工,為他請來了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為他聯系了蝦種蝦苗投放基地,何德軍蓋起了生產棚,和老婆一起苦苦經營這一大片帶給他希望的土地。

有辛勞就有收獲,當年,何德軍投放的蝦苗生長旺盛,水稻也獲得豐收,第二年龍蝦上市季節,何德軍趕上了好茬口,鮮肥的龍蝦全部售磬,算一下賬,何德軍一年淨收入達到23萬余元,他還清了貸款,還清子債務,還留下了第二年的啟動資金。

何德軍一年脫貧,工作組在送給他祝福的同時,沒忘記給他敲響警鐘,時刻關注著他那塊基地的動態,俗話說:“家有成千上萬,包皮裹肉的不算。”養殖龍蝦雖然收益頗豐,但潛在的風險仍然存在。2018年,何德軍養殖的龍蝦突發病害,好端端的蝦子大面積受到感染,何德軍心急如焚,把求助的電話打給工作隊長肖超軍,肖超軍得知情況后,迅速請來縣裡龍蝦養殖的專家到何德軍的基地會診,在專家的指導下,何德軍給蝦田換水、施藥,很快控制了疫情,避免了一場突發而來的損失和災難。

為讓何德軍的龍蝦賣個好價錢,每年龍蝦上市的日子裡,工作隊員每天保持和何德軍聯系,為他提供市場信息,聯系貨主,雖然會遭遇龍蝦市場價格下滑和滯銷的風波,但何德軍及時出手,搶佔先機。年收入不少於30萬元。

一年脫貧,五年致富,十年奔小康。在煙草局駐村工作人員的幫扶下,何德軍實現了自己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去年年始,他的蝦稻養殖技術日臻成熟,年創收已近40萬元,此外,他還與人合伙開辦“德龍米業加工有限公司”,每年就近招收一批困難人員到公司務工,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致富帶頭人。他說:“共產黨的政策好,工作隊的關愛親,擼起袖子加油干,曾經趴下去又站起來的我,再也不會倒下去。”(圖/文 朱華)

(責編:周倩文、周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