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资金紧张、订单流失、供应链受阻等新问题,让湖北的一些中小微企业刚刚复工就陷入困境。关键时刻,搭把手、拉一把!湖北省充分发挥“银税互动”平台作用,将纳税信用变现为真金白银,及时给中小微企业“供氧”,助其“满血”复元。
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湖北省有10090户中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15,332笔,贷款金额达68.76亿元,同比增长42.13%、33.26%和37.68%,扶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活下来、留下来、好起来。
鄂企受益面“扩围”
“由于去年一次疏忽迟报税款,公司纳税信用降为C级,正为贷款的事发愁时,碰上国家出台好政策,让我们照样跨进融资‘门槛’,公司的资金之渴迎刃而解!”宜昌立可兴建材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资金回笼滞缓,急需资金支持,经兴山县税务局牵线搭桥在县农商银行获得一笔200万元的“纳税信用贷”,公司财务负责人乔桥难掩激动地说,“今后我们会格外珍惜企业信用,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纳税,争取早日恢复纳税信用B级,并向A级看齐。”
随州市龙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负责人祁自成与乔桥感同身受:“受疫情影响,产品货款不能及时回笼,公司没钱买原料、开工资,刚到账的70万元‘云税贷’真是雪中送炭!”
据祁自成介绍,去年由于会计人员的失误,未按时报送财务报表,公司纳税信用评为C级,原以为今年无缘纳税信用贷了,没想到赶上“银税互动”扩围这趟顺风车,顺利获得融资支持。
在湖北,像立可兴建材有限公司这样的纳税信用C级中小微企业有1.5余万户,他们首次被纳入“银税互动”受惠范围,有望获得“供氧”渡过眼下的难关。
据介绍,“银税互动”是税务和银保监部门于2015年面向诚信的小微企业创新开展的一项融资支持活动。具体做法是,税务部门将企业的纳税信用推送给银行,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将企业的部分纳税信息提交给银行。银行利用这些信息优化信贷的模型,为守信小微企业提供税收信用的贷款。
据了解,目前我国按照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账簿凭证管理、税款缴纳、违反税收法律和行政法规行为处理等年度评价指标,将纳税信用分A、B、M、C、D五级。评价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级,70-90分为B级,40-70分为C级,40分以下为D级。自2018年4月1日“银税互动”受惠企业新增M级,适用于评价年度未发生直接判为D级失信行为的新设立企业和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且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的企业。
今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省,将受惠企业的范围进一步延伸到纳税信用C级。目前,湖北省内已有6家银行机构将纳税信用C级纳入“银税互动”范围。至此,A、B、M、C四级可享受“银税互动”利好的中小微企业占比达90%以上。
“继2018年‘银税互动’受惠企业新增M级,这次延伸到纳税信用C级,再次扩围让越来越多中小微企业受益。”湖北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宋长军介绍,自2015年推行“银税互动”以来,湖北省税务局已与22家省级商业银行全部签订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实现“银税互动”全覆盖,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共推出“云税贷”“纳税E贷”等29种金融产品,全省5.29万户次小微企业获得贷款597.87亿元。
“线上融资”补断点
“3分钟就获得授信额度,贷款已到手机银行了!眼下我们争分夺秒抓复工复产,能在最快时间内获得融资支持,无异如一场及时雨!”近日,中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伟通过湖北省电子税务局平台向湖北银行提交申请后,立马获得29万元“税易贷”时喜出望外。
疫情期间,湖北税务部门联合各银行、金融机构推进“线上银税互动”,依托网上银行、电子税务局等渠道实现数据直联,通过银税企三方“非接触式”互动,确保防疫期间信息推送、申请受理业务不掉链,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帮助中小微企业第一时间获取精准信贷支持。
据宋长军介绍,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回笼慢、流动资金少的困境,湖北50%以上的银行参与“线上银税互动”,推出中行“云税贷”、农行“纳税e贷”、湖北银行“税易贷”、 “农商税e贷”等众多“线上银税互动”产品,实现“一站式”全流程、全环节、全天候自助操作,企业可通过线上申请、线上办贷,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最快几分钟就能拿到贷款。
受益于“线上银税互动”带来的“及时雨”,湖北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及时修补断裂的资金链,得以活下去、挺过来。
在武汉,曾为战疫前线提供生活食品物资保障配送服务的湖北都市福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复产后因资金“断点”陷入困境。艰难之际,该公司凭借纳税信用A级“硬核”条件和良好的纳税记录,享受到增加授信额度、续贷和展期政策:“中银E税贷”授信额度从3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公司负责人李清华感慨道:“凭纳税信用争取到最高限额的‘真金白银’,像为公司复产复销赢得了宝贵的空气和水啊!”
在随州,“线上银税互动”对接银行拓展到12家,具备受惠资格的企业由2019年的6587户增至1.23万户,一季度 86户中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4209万元。
湖北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线上银税互动”,借助税收数据给企业信用“画像”,为解决获客难、风控难这两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使得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够大规模地服务过去很难被传统金融覆盖的中小微企业,助其渡过难关,焕发新的生机。
纾解“钱紧”疏堵点
“一口气终于缓过来了,如果没有‘银税互动’融资支持,我们真不敢想象如何挺过难关!”近日,湖北圣铂达铂业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祁新杰兴奋地说,“受疫情影响,原材料上涨、运输成本激增、员工工资等着兑现,公司刚复工就为‘钱紧’所困,幸亏获得农村商业银行1000万元的‘银税互动’授信,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湖北省税务局在依法合规和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已将19840户次纳税信用A、B、M、C级中小微企业名单、行业类型、经营地址等信息推送给银行机构,包括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名单,协助银行开展精准营销,实行重点帮扶。同时,银行对“首贷”的纳税信用A、B级企业开户审批实行容缺办理,对从事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的小微企业,暂不进行客户分类和客户评级。
一子落,全盘活。银税携手“贷”来的资金“活水”不仅解了一户户中小微企业 “钱紧”之困,而且有助于疏通产业链的堵点。
武汉安在厨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不锈炒锅等金属炊具制品的生产性企业,上下游有10余家关联企业,制造、运输、销售链完整。今年3月公司复工后,面对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节节攀升和销售均价下降2%的现状,公司副总经理吴红胜一筹莫展。在当地税务部门的联系协调下,公司与建设银行签订了5000万元纳税信用贷款协议。
吴红胜终于松了一口气:“备足了流动资金,我们更有信心协同上下游的10多家企业复工复销,大家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努力把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环阻滞影响上下游企业运转,而龙头企业牵引作用至关重要。
大疫之下,汽车消费市场遇冷,直接波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生产汽车发动机缸盖、涡轮增压器壳体等高端铝铸件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刚刚复工的武汉锦瑞技术有限公司订单同比下滑,货款回流不畅,资金链绷得紧而又紧。得知这一情况后,武汉市蔡甸区税务局迅速联系建设银行,协助银企对接,最终达成2亿元贷款意向,解了该公司资金之渴。
“随着境外疫情日益严峻,国外的不少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陆续关停,汽车供应链出现较大缺口,这给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了新机遇。”武汉锦瑞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叶锦瑞表示,“有了资金‘硬核’支撑,我们危中寻机的更有底气,通过进一步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协同复产复销。”
湖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副局长胡立升表示,为了用好用足“银税互动”受惠面扩大至C级企业的政策,该局将会同省银保监局对“银税互动”合作银行开展督促指导,加大基层银税合作力度,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精准的融资支持。 (朱彦 叶刚 姜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