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的综合交通枢纽点爆武汉空港产业新城

2020年06月03日17:03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首列“武汉造”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正式下线。

5月31日,汉口北客运中心正式运营。

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工程在黄陂横店站正式开工。

首列“武汉造”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正式下线。

黄陂是武汉北大门,更是武汉铁水公空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加快融入全市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战略,迎来天河机场空铁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标提速的重大发展机遇,天河机场启动扩改、高铁进机场规划提速,黄陂成为目前已通、在建、拟建轨道交通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城区。

汉口北客运中心正式运营 引流重现“货到汉口活”

市场要搞活,交通配套要提升。为支持汉口北专业市场群加快疫后复工复产及壮大提升,5月31日汉口北客运中心正式运营。汉口北客运中心位于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中心区,集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轨道交通等方式为一体,与轻轨1号线无缝对接,是武汉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运交通综合体,其客运班线覆盖17省和直辖市。与此同时,为满足汉口北市场群客流出行需求,打通长途客运、轨道交通等综合交通方式的衔接,布局了8条公交线路,配备车辆168台,日均运送乘客约8万人次。

汉口北客运中心正式运营

截至2019年,汉口北引进商户6.9万户、物流企业412家,从业人员10万人。汉口北客运中心运营后,除从事旅客运输外,该中心还设有货运仓储物流中心、旅游接待中心等,具备运输服务、运输组织、中转换乘、商业服务等功能。便捷的综合交通奠定汉口北引领中部、辐射全国的基础条件。

“就盼着这一天,客运中心运营了,我们皮具箱包的渠道畅通了,同时我们的客户市场范围也跟着扩大了,我对汉口北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汉口北海宁皮革城商户刘女士信心满满地说到。

作为中西部最大的商贸物流市场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西部唯一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汉口北建设有小商品、二手车市场、农副产品、电子数码、家具建材等10个专业市场,年线上销售额1200亿元,线下交易额1400亿元。此次汉口北客运中心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汉口北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的现代商贸产业集群迈上新台阶。新升级的“汉口北”将全面融入大汉口商贸中心、西向连贯武汉国际空港商务新城、东向链接长江新区。这里将被打造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线上与线下、批发与体验、内贸与外贸融合互动的现代智慧商贸物流平台,重现“货到汉口活”。

地铁前川线正式开工 引领黄陂与武汉主城融合发展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5月31日上午,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工程在横店站正式开工,全面开启地铁前川线建设大幕,是黄陂与武汉地铁集团落实中央、省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抢抓空港经济区发展机遇、顺应市民需求,加快推进新基建项目的重大举措。

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工程在黄陂横店站正式开工。

轨道交通前川线连接黄陂区与东西湖区,属于7号线北延部分,起于前川城区黄陂广场站,止于7号线一期园博园北站。正线全长约36.44km,共设11座车站,其中在黄陂区设站10座,分别是汤云海站、巨龙大道站、腾龙大道站、天阳路站(高架站)、临空北路站(高架站)、横店站(高架站)、余彭塆站(预留高架站)、北车基地站(高架站)、百泰路站、黄陂广场站。在东西湖区设站1座。6月份,前川线将在北车基地站、余彭塆站、横店站等高架段多点开工,组织桩基施工。

2014年5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直达汉口北,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正式迈入轻轨时代,黄陂区与武汉中心城区实现无缝对接,推动“汉口北”向“北汉口”蝶变提升。

2016年12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2号线北延线)正式开通运营,将天河片区、汉口商圈、光谷商圈串联,武汉临空经济区正式跨入地铁时代,带动区域价值大幅提升。

2017年12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21号线通车,阳逻片区、武湖片区、谌家矶片区、后湖片区联动发展,长江新城(区)正式进入地铁时代,黄陂南部综合交通体系再添发展新动能。

2020年5月31日,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正式开工,标志着黄陂南部主体发展区、武汉临空经济区与武汉中心城区进一步快速对接、深度融合,武汉地铁将直达黄陂腹地,黄陂区即将全域跨入地铁时代。

截至目前,黄陂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已全面提标提速,建成3条、在建1条、规划9条,按现有规划区内地铁线路总里程将达到275公里,黄陂成为全市规划轨道交通连接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城区。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带动黄陂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在武汉城市圈快速流通,全面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极大提升区域综合价值,深远影响黄陂经济社会发展。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工程走向示意图

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是一条超前引导新城产业布局,沟通新城与主城的穿城快线。作为衔接北部新城组团与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客运交通走廊,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串联了黄陂前川城区、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基地、横店、临空经济区、盘龙城、金银湖片区等重要发展区域,实现了前川城区与武汉中心城区的快速直达联系,能够有效支撑武汉南北方向的城市空间轴线发展。

随着岱黄高速府河桥拓宽工程、解放大道下延线新河特大桥和新岱山桥建成通车、江北快速路连通、岱黄高速及机场高速盘龙城至中心城区小型客车通行免费,特别是武大高速、地铁前川线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开工建设,黄陂南部城区加速与武汉主城一体化布局发展,武汉空港新城及北部产业新城加速崛起。

首辆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车辆正式下线 引爆武汉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基建、新装备、新业态,是加快推动武汉交通装备制造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5月31日,在黄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起步区、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制造维保园区内,“武汉造”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车辆下线。车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将用于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是武汉市首个全自动轨道交通驾驶项目。

目前,黄陂已基本形成了以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装备制造及维保基地为龙头,近50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及关联企业集聚的轨道交通产业基础,同时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超市企业江苏今创集团和江苏新誉集团拟签约落户,总投资100亿元的6个轨道交通工程装备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黄陂具备建设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基础和优势条件。

黄陂轨道交通产业基础雄厚,一个重量级的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将在武汉北部崛起。按照“武汉地铁武汉造 中国地铁武汉造 世界地铁武汉造”的发展目标,规划建设31平方公里的武汉轨道交通产业园,按照“一镇五区”(一镇”即地铁小镇,“五区”即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区、轨道交通技术研发区、轨道交通维护保养区、轨道交通材料生产区、轨道交通观光体验区)的规划布局,打造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科技研发中心、未来轨道交通观光体验中心,巩固武汉轨道交通制造龙头地位,助推武汉引领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注入强大新动能。

发展机遇不会从天而降,蛰伏后的黄陂,面对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湖北武汉疫后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机遇和武汉临空经济区、长江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战略叠加机遇,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及轨道交通产业园规划建设,一定能成为黄陂化危为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重要动力。

随着综合交通枢纽的完善提升,武汉北部产业新城正爆发强劲的发展动力。拥有“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枢纽的黄陂将是升级版的武汉空港新城和武汉生态花园。(图文/黄宣) 

(责编:关喜艳、周恬)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