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赶紧来做膳食营养测评吧!

2020年06月11日21:42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我国慢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的86%,平均每16秒有一个人死于中风;每10秒有一个人罹患糖尿病;每30秒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医学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

专家呼吁,采取膳食营养干预措施,改善我国居民食物与营养结构,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科学转变,已是刻不容缓。

全面测评,让健康科学可见

改善食物与营养结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的饮食记录和科学的营养分析,生成全面的测评结果和针对性的指导建议,更有益于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

营养e生APP推出的“膳食营养测评器”,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及国内外营养与慢病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和科学共识等为参考依据,为用户提供科学可视化的测评结果。

用户只需记录基础身体数据、每日饮食情况,即可根据不同的测评内容,分别获取自身营养素摄入量、膳食质量评分、体质指数、身体活动、营养指导、膳食安排、能量平衡、体重管理、运动指南、行为干预、特别建议等11项测评结果,直观、全面地了解受测评人的膳食营养摄入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营养健康风险。

营养e生膳食营养测评涵盖300余种疾病,其中包括260多种慢性疾病(含肿瘤)、60多种术后、3种脑障碍疾病等,覆盖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术后人群及有体重管理需求的人群。

营养e生“膳食营养测评器”还可作为广大营养师、医师、医院、体检中心等专业人员和健康服务机构进行营养检测、评估和诊断的科学工具,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检测对象的膳食营养摄入情况,更准确地做出诊断。

在线指导,让吃好有据可依

对于吃,国民仍然存在不少误区,“吃饱=吃好”的观念根深蒂固,肉类摄入过多、其它营养摄入不均衡的情况十分普遍,由此带来的全社会健康风险日益增加。

如何有针对性地改善饮食营养摄入,让吃饱切实转变为吃好?

“营养e生”APP引入了专家视频指导服务,邀请国内外营养治疗、功效营养、慢病管理等领域的权威营养专家入驻,通过专家坐诊、专家义诊、公益直播等形式,针对慢性疾病及疑难杂症,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营养与健康视频指导。

用户只需向平台提出营养与健康需求,平台专业营养师团队,即以专业知识精准分析,为用户量身定制千人千面的“营养干预综合解决方案”。

营养干预综合解决方案是通过以食物原料或食物成分的合理搭配,来调整日常膳食的不合理或补充某些营养素摄入的不足,通过科学的膳食营养模式,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欧美国家的实践证明,通过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可以使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三分之二,加强膳食营养的干预,其效益远远大于临床治疗。

未来,营养e生APP将从慢性病患者实际需求出发,不断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助力慢病营养干预,让慢性病患者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张颖、关喜艳)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