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2020年06月29日21:26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人民网武汉6月29日电 (张沛)29日下午,6月29日下午4点,武汉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成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董丹红、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罗平介绍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打造“三个城市”“五张网”“七个服务圈”

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成会介绍,武汉将打造“三个城市”“五张网”“七个服务圈”。

“三个城市”,是指打造创新、开放、包容的宜业城市,打造美丽、文明、幸福的宜居城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城市。“五张网”,是指围绕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织密织牢“城市应急处置网、公共卫生防护网、基层社会治理网、矛盾风险化解网、城市精细管理网”。“七个服务圈”,是指完善教育、养老、菜场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生活圈”;构建微型公共空间(场所)网络,打造“10分钟活动圈”;加大“四馆三场两中心”建设,打造“12分钟文体圈”。完善区域一体化骨架路网,构建“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交通圈”“武汉城市群2小时出行圈”“市域1小时通勤圈”。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

杜成会介绍,全会要求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强调要增强规划的引领性、协调性、可行性、功能性、前瞻性,扣好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给子孙后代多留遗产,不留遗憾;要树立百年工程理念,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设施体系;要精细化管理城市,下足绣花功夫,绣出城市品牌。

改革创新 推进平安武汉建设

疫情过后,如何更好地保证城市高效能治理和市民生命安全?

武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罗平用四个字概括了市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决定》,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目标,在全面总结工作成效、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重点工作、特色任务、支撑保障等方面对平安武汉建设进行了改革创新。

第一个字是“建”,即建立健全平安武汉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今年5月,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负责的平安武汉建设领导小组。下一步,将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考核问责,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二个字是“扫”,即扫黑除恶。以中央扫黑除恶"六清"行动为牵引,挂牌督办大案要案,全面推进十大行业领域重点整治,力促全市涉黑涉恶案件实现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实现扫黑除恶常治长效。

第三个字是“调”,即调解涉疫矛盾纠纷。发挥执法司法对社会关系的调节规范作用,聚焦疫情期间劳资关系、房屋租赁、企业债务、合同履行等各领域矛盾纠纷,深入开展政法干部联系服务企业、"万名警察进社区"、"千名律师进社区"活动,积极引导采取诉前调解、庭外调解等非诉讼方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消除"疫后综合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第四个字是“智”,即智能化应用。进一步深化"雪亮工程"建设,目前我们已经联网整合了教育、城管、水务、医院、景区、轨道交通、桥隧、场馆、社区等政府职能部门、重点行业及社会单位的自建视频,初步形成了"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智慧应用"的视频监控格局。下步,将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政府部门、涉疫重点行业及社会单位视频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人脸识别、红外监测等技术升级应用,进一步满足常态化防疫工作需求,提升平安建设智能化水平。

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

市委全会提出,武汉将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罗平介绍,市委政法委正在积极筹备争创工作,主要围绕推进治理体制现代化、工作布局现代化、治理方式现代化,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开创平安武汉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意见》,明确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标中央共性工作指引和省委区域特色工作指引,结合武汉实际,细化任务分解,确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首先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解决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共安全问题,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坚持服务导向,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当好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坚持三年为期。2020年,启动工作、完善架构,建立权责清晰的市区街三级纵向治理架构;2021年,常态运行、查漏补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2022年,巩固提升、常治长效,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全面打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和平安中国建设先进城市。

突出市级“统”、区级“联”、街乡“合”、社区“聚”,要充分依托四级综治中心,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等并轨运行,构建自下而上发现解决问题隐患与自上而下受理办理群众诉求相结合的"双轴并行"工作体系,积极推动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治联创。

同时,做实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支撑,创新治理方式,探索超大城市智慧治理武汉样板。

构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董丹红介绍,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石,市委提出"基层治理创新工程",就是要通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以创新破解难题,以"大治"应对"大疫"。

将持续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构建起以"区级党建大联盟-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为平台的区域化组织体系,通过党建工作统筹整合基层各类组织、各方力量、各种资源,形成"众星拱月"抓治理的生动局面。

疫情防控表明,新形势下的社区治理不再我们平常所说的鸡毛蒜皮、家长里短,还会面临各类应急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事件,必须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工作力量。今年4月,市委出台了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发展方向。将围绕落实管理办法,着力打造"进出有通道、履职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激励有机制"的职业化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建立社区正职、副职、委员和社区干事四类岗位共18级的等级序列,明确岗位等级晋升通道。同时,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报酬系数,使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从主要由岗位确定,转向由岗位和等级两个综合确定,打破了岗位"天花板"。还将按照省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积极开展社区书记实行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工作,进一步激励引导社区工作者担当尽责、干事创业。

促进多元化。将大力培育扶持社会组织,引导居民群众、物业企业、群团组织等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合力。近期还要出台专门管理办法,把疫情防控期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推动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常态化、长效化,做到平时服务、战时应急,不断壮大社区治理力量,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

(责编:周倩文、周恬)

图说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