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愛心助學,情暖土苗山鄉——湖北省民政廳聯系愛心人士“愛心幫”恩施結對助學剪影

2022年08月10日14:30 |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小字號

山路崎嶇,烈日當空。8月6日至7日,來自武漢的5名素不相識的愛心人士,自發加入湖北省民政廳信息宣傳中心黨支部組織的結對助學“愛心幫”,深一腳、淺一腳逶迤於武陵深處的建始縣茅田鄉的村村寨寨,為當地貧困學子送來愛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該廳駐村工作隊9年前在武陵山區發起的“一對一”結對助學幫扶“愛心幫”,社會影響力正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匯聚到這個愛心團隊,越來越多的孩子得到了幫助。

大手牽小手,“接力”向未來

走進6歲小姑娘小青青的家,看到的是祖孫仨相依為命的艱辛,來自武漢市愛心人士文珠穆心頭一顫。小青青出生不久,母親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父親長年在外打工,一年難得回一次家。爺爺肢體重度殘疾,少有的幾畝田已經流轉,僅靠奶奶種點菜、養點雞維持家用。

因為家境貧困,小青青從未走出過大山,最遠隻去過10公裡外的茅田鄉小鎮子。這次文珠穆16歲的女兒小文姑娘為小青青送來了書包和文具,在打開圖畫書的那一刻,之前怯生生不願講話的小青笑了,緊緊地依偎在小姐姐身邊。

眼神中流露著一種渴盼,那是對走出大山,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渴盼。嘴角處又透露著一種倔強,那是對命運抗爭的倔強——當這張小青青抱著書包的照片在眾人之前流傳時,大家無不動容,同時也為能參加這樣一種救贖性的助學活動而自豪。

“妹妹好好學習,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家人啦!”離開時,小姐姐與青青深情相擁。文先生也勉勵女兒,“認下這個妹妹你就多了一份責任,算下來這可是一場長達20年的愛心接力,隻有你足夠優秀,將來你才能接得起這個接力棒。”

山高路陡,車子開得很慢。小青牽著奶奶,爺爺拄著拐杖,送得很遠很遠。車子轉過又一個山坳,小青青還在蹦跳著揮手……

記下銀行卡,簽下一份長久的愛心協議

家住建始縣茅田鄉封竹淌村的小船今年18歲,父親因上山砍柴被砸傷,導致腰部之下高位截癱。母親體弱多病。哥哥是一名退役軍人,需在家幫忙照顧父親,隻能就近打零工維持家用。今年參加高考的小船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歡欣之余卻不禁為學費犯愁。

在家門口的小場子前,上海籍愛心人士童曉明給小船送上愛心資助款1000元,並記下小船的銀行卡號,從9月份起每月資助1000元,直到完成學業。看到孩子有些拘束,童曉明打趣地說:“記下了卡號,就相當於簽下了一份協議,你負責好好學習,我負責后勤保障,我們一起共同努力!”

愛心激蕩,猶如原子裂變可以迸發無窮力量。

“愛心人士的幫助讓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我一定會好好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爭取做一個優秀的人,將來去幫助像我一樣需要幫助的孩子,將這份愛心繼續傳遞下去。”小船腼腆地說。

知識改變命運,愛心照亮人間

在受助學生曉君家裡,曉君的父親——一個1米8幾的大山漢子數度落淚。

曉君學習成績優秀,現在恩施州重點高中上高二。哥哥患有腦癱,生活不能自理,由母親在家照顧生活起居,父親風濕病嚴重,家庭收入主要依靠父親外出務工。在了解到情況后,來自武漢的愛心人士李建營專程驅車來到他家結對幫扶,每月資助1000元,直至將來上大學讀研究生。這是李建營在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助學,同樣是通過該黨支部牽線搭橋,上個月在黃岡市英山縣,李建營結對資助了一對上大學的姐弟倆。

“非常感謝愛心人士的關愛和幫助,為我們解了燃眉之急。”看到這麼多愛心人士前來幫助,曉君的父親吃下了定心丸,對家庭的將來充滿了信心,他說,“相信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有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們家一定能夠走出困境。希望兒子更加努力學習、自強不息,將來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結對助學結下的是一份情緣,一份牽挂守護,一扇照亮彼此內心的心靈之窗。

第一次參加助學活動的小文姑娘,在該黨支部結對助學“愛心幫”記事薄上這樣留言:“感覺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和動力,我要不斷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長大后,擁有更多的能力,才能去幫助更多的人。”

愛,永遠是一種召喚,一種示范,一種傳遞。(陳文兵)

(責編:周倩文、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