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北頻道>>新聞中心

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效)

本報記者 寇江澤 姚雪青 靳 博 肖家鑫
2022年08月12日08: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落實情況,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緊盯的重點之一。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統籌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在長江經濟帶相關省份,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開展督察,在黃河流域相關省份,圍繞水資源短缺突出問題開展督察,推動各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多贏。

  打造綠色生態濱江岸線

  “十裡造船帶”變身“十裡風光帶”,是盧孝華的直觀感受。盧孝華家住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周營村,離長江隻有數百米。白天到江邊看風景,晚上去江邊跳廣場舞,已成為她的生活習慣。浩浩蕩蕩的長江水以及綠地、花海,讓她感到愜意舒心。

  但在2016年以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景象——“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

  橋林街道水務站站長詹純龍介紹,長江岸線浦口段橋林一帶岸線平緩,從2003年開始,逐漸聚集起近50家大小船廠,成為遠近聞名的“十裡造船帶”,江邊被船廠和吊機佔據,機器轟鳴。附近居民出行時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轉變出現在2016年。那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江蘇省,在反饋督察意見時明確指出:“要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推進長江、太湖、通榆河等重點流域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2018年,督察組向江蘇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意見時進一步提出:“強化長江大保護,全面控源截污,清理整治違規佔用岸線問題”。

  擁有18.9公裡長江岸線的橋林街道,按照“沿江非法碼頭整治”“江豚保護區整治”“長江岸線專項整治”三個階段,逐步推進整治工作。

  詹純龍說,2018年開始實施“長江岸線專項整治”,“我們成立了工作專班,白天到船廠一家一家宣傳政策、懇談協商、指揮拆除,晚上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歷時兩年,“十裡造船帶”退出歷史舞台。

  經過整治,橋林段長江岸線復綠面積達170萬平方米。

  在南京,退出歷史舞台的不止“十裡造船帶”。沿江而下,長江江寧段建成綠色親水濱江公園,魚嘴濕地公園成為網紅打卡地,雨花台區梅山9號路片區重現江畔明珠勝景……

  對標督察要求,南京深入開展岸線清理整治和規范提升工作。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退出生產岸線37.6公裡,完成226個干流岸線清理項目,中心城區生產岸線全部退出。

  新濟洲原本是一座“江中荒島”。2018年以來,南京推進長江岸線整治和水岸生態修復,在新濟洲及對岸19公裡江堤累計建成近1萬畝“濱江秀林”。目前,洲島水體質量穩定在Ⅱ類以上。

  “南京嚴格壓實責任,主動作為、靠前行動,探索‘整體性、原生態、系統化’濕地保護新路徑。變新濟洲這座‘江中荒島’為‘生態寶庫’,就是一個生動例子。”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李文青說。

  12條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五類水質

  天津市西青區王穩庄鎮鎮長、鎮級河長楊洋下班后,專門來到獨流減河河堤路上。“我管著這段河道,隔幾天就得走個來回。獨流減河出了王穩庄,沒多遠就流入渤海了,水質問題一點兒也不能馬虎。”

  天津因河而立,因海而興。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污染嚴重加之岸線以泥灘為主,天津隻有“臨海”之名,卻無“親海”之實。在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天津壓力很大。2017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直指症結,指出“天津市河道生態流量嚴重不足,活水少、污水多”“水環境形勢不容樂觀”等問題。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不折不扣做好督察整改,打好碧水保衛戰、實現入海河流消劣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持續壓茬推進,深化“控源、治污、擴容、嚴管”四大措施,累計完成工程項目6700余個。天津市用3年時間對全市污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每年約10億噸城鎮污水由劣Ⅴ類轉變為Ⅳ類或Ⅴ類。

  12條入海河流中,治理難度最大的就是獨流減河。在督察推動下,天津市為獨流減河量身定制治理方案,包括治理城鎮污水、改造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實施沿岸生態修復工程等。

  經過大力治理,獨流減河水環境持續改善,萬家碼頭國控斷面達到Ⅳ類標准。2017年天津市12條入海河流水質全部為劣Ⅴ類,到2021年已總體達到Ⅳ類標准,全市水環境質量發生質的轉變。2021年,天津海河(河北區段)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一批美麗河湖提名案例。

  “全部消劣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做好下半篇文章。”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孫韌表示,下一階段,天津將堅持以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核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打好入海河流水質提升攻堅戰,推動重點河湖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

  確保鳥類繁衍棲息不受人為活動干擾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伴隨著聲聲脆鳴,一行水鳥振翅高飛,翱翔藍天。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是以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呵護著我國暖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系統。

  2017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存在保護區被侵佔、游客違規進入緩沖區等問題。保護區管委會直面問題、立行立改,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游客違規進入保護區緩沖區’問題被指出后,保護區堅決關停了‘觀鳥秘境’旅游項目。同時,關閉了觀鳥網上預約通道,拆除相關標識牌、廣告牌,增設生態保護宣傳牌。”保護區管委會副主任古金魁介紹,保護區還對道路出入口、鳥類分布區等關鍵位置實行24小時全面監控,確保鳥類繁衍棲息不受人為活動干擾。

  在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保護區管委會高級工程師趙亞杰通過大屏幕實時觀察著鳥類。監控畫面中,東方白鸛等鳥類的一舉一動都一目了然。為了減少人類活動對鳥類的干擾,保護區加強智慧監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借助“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打造全方位監管體系。

  “我們不斷強化督導調度,採取清單督戰、暗查督戰等方式,有力推動保護區問題整治。”古金魁說,此前督察指出的1391個問題點位,已於2020年11月完成整改銷號。

  近年來,保護區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修復鹽地鹼蓬、海草床4.7萬畝,生態補水4.52億立方米,取得了“一次修復、自然演替、長期穩定”的良好濕地修復效果。2017年以來,保護區濕地面積增長了188平方千米,原先的光板地、鹽鹼灘,變成了水草豐茂、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大美濕地。

  據統計,在黃河三角洲,鳥類已由保護區建立之初的187種,增至現在的371種。這裡已經成為東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每年經這裡遷徙過往的鳥類超600萬隻。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2日 01 版)
(責編:肖璐欣、關喜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